崛起的家园耐人追寻 安宁区现代化城区建设见闻
秋菊斗艳安宁堡李志民摄秦腔姚代龙摄孩子们搞科技创新新春第一展刘天明摄仁寿卧桥韩红萍摄
沿着北滨河路一路往西,过了洄水湾,便是安宁区,豁然开朗。秋高气爽天气,天空一碧如洗,放眼望去,但见这一片热土地上,塔吊林立,建设正酣。
9月23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兰州市发展成就巡礼主题采访走进安宁。记者随队走访了解到,该区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提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沙井驿街道新建落成的小区“景宜家园”,成为2000余户棚改居民的新家。家家户户乔迁新居,逐渐适应了楼上楼下的生活。走进小区里,时尚现代的住宅楼整齐排列,楼宇之间布满绿草地,健身器材掩映其中,老人闲庭信步,处处听见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追溯到2006年,这一年,兰州市做出城中村改造决定,安宁区迅速行动,以“一心四区”为发展战略,将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并轨”实施,每年完成城中村改造2000户以上,开工建设安置房30万平方米以上,确保到“十三五”末,累计安置拆迁群众约6万人,占全区城中村改造总量的90%以上。
一座“农转非”的新城厚积薄发
安宁区为兰州市的主城区之一,位于黄河北岸,东接城关,隔河相望七里河、西至虎头崖与西固区相挨,北与皋兰县接邻。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千百年的历史在这里厚重沉积。明代在此建立军事城堡——安宁堡,取“安宁无患、不受侵害”之意,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之一,有“金城西北之门户,河西五部之咽喉”之说。
这是一片精耕细作的庄稼地,传说中,吐一颗桃核就能长成果林的神奇土地。安宁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盛产蜜桃,是中国闻名的四大蜜桃生产基地,素有“十里桃乡”之美誉。该区于1953年建区,区域总面积82.33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号角,唤醒了她,注入了新活力。彼时,安宁区紧跟时代变革的脚步,踏准改革的每一个节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七十年峥嵘岁月,七十载春华秋实,如今的安宁,条条道路合纵连横、幢幢高楼鳞次栉比,校园内书声琅琅,仁寿山下,游客如织……行至此处,目光所及,尽是一幅幅盛世谐美的画卷。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个区还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全区只有3200户17000多人,其中农民占总人口65%,1958年农民人均收入仅为161元。
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安宁党员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区人民改造田地,新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发展农业农机,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生产迅速发展。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安宁区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农村人均年收入达到5435元,2018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369元,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0.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9.28亿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历经农业主导经济格局阶段、工业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深度调整阶段。70年来,安宁区实现了从一个近郊农业小区到一座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华丽蝶变,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到近30万,人均年纯收入从不足200元到3万多元。
民富区强,政通人和。如今,走进安宁的朋友们,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和谐宜居、美丽自信、充满活力、底蕴深厚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城中村改造千家万户喜“乔迁”
住在平房的人家,看见楼上的住户,忍不住地羡慕,有事没事情愿上去拉个话。时隔多年后,曾经羡慕人家的王锡笙也顺利的乔迁新居,搬进了楼房住,成为了只有一套蜗居房客艳羡的对象。
王锡笙是沙井驿村的村民,安宁区以“一心四区”为发展战略,将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并轨”实施,每年完成城中村改造2000户以上,开工建设安置房30万平方米以上,确保到“十三五”末,累计安置拆迁群众约6万人,占全区城中村改造总量的90%以上。他因此受惠,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冬天不烧炉子,洗菜龙头一开水自来,一家人心中乐得美。
城中村改造,安宁区蹄疾步稳,推进项目建设,6.64万辖区百姓即将搬离“蜗居”,要圆一个“安居梦”。把最好的地方留给安置小区,这是当初定下的调子,按部就班付诸实施。如今,安宁区6个涉农街道的安置小区均为最好的地段,都是临近北滨河路黄金地段的“河景房”,交通便捷,环境优雅,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物业、警务室等便民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每个占地面积都在200亩以上,搬进这样的小区,百姓人家很惬意。大家都说,碰上这样好世道,想不碰好运气,都难。
9月17日,安宁区沙井驿街道棚户区改造重建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开工。据介绍,这是沙井驿街道的又一项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建设用地202亩,总投资16亿元,新建住宅1000余套,总面积10.5万平方米,计划2021年底建成。建成后,可安置2600人入住,并为住户提供地下车位1013个,小区配建农贸市场、小区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健身文化广场、治安联防站等便民综合服务设施。
安其居,乐其业。让老百姓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同时还要促其收入不断增收。培训就业+养老保障,可以破解这一难题。
“以前靠地吃饭,现在当了月嫂,竟成了令人羡慕的高收入群体……”宝兴庄社区的金牌月嫂韩嫂子说,为姐妹们找门路,街道组织月嫂培训。结业后,经过打拼,成了人人羡慕的高收入“金牌月嫂”,月收入8000多元。街道培训真不赖。
像韩嫂子这样的失地群众,依托政府搭建的培训平台,依靠技术“吃饭”,凭借一技之长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来自该区的一组数据显示,近三年,安宁区已累计筹资约6亿元,为2.92万失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占被征地群众总人数的99.8%。
一枝一叶总关情。老百姓的小事,也是大事,安宁区为群众行利民之事,毫不怠懈。为社区推行垃圾分类“街长制”管理模式、“一巷一人一车”环卫保洁模式、“厕所革命”、民政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铺平百姓门前路,点亮百姓门前灯……
一件件民生“小事”扣扣子,解难题。
绿荫树下好读书均衡教育显活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17年,北京八中分校落户安宁。这一年,是个欢喜年,安宁教育收获良多。
这一年,交大附中分校签约,预示着优质资源更加均衡;这一年,教师合唱团走出国门,“安宁好声音”走往欧洲,“唱”惊四座,赢来掌声;这一年,职级改革深入推进,教育活力充分迸发……
安宁区是省内高校聚集区。但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薄弱成为制约“科教文化区”发展的一大短板。为此,安宁区大力实施教育强区工程,持之以恒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补齐基础教育薄弱短板。
现如今,安宁跃身成为全市优质资源“聚集区”。继北京实验二小兰州分校等学校落户安宁之后,北京八中也在安宁区成立分校。该区还与兰州交通大学完成合作办学签约,扩大兰州交通大学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辐射功能,依托兰州交通大学品牌及资源优势,在原44中基础上成立兰州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位学生家长激动地告诉记者:“这让人兴奋,让我充满期待,这就意味着,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上全国名校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事实上,在促进教育均衡、提升发展水平方面,安宁区通过“全国名校+分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等模式,充分发挥明星“外援”的“补强”作用,注入新鲜血液,激活教育发展的因子,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互动局面。
有书声的地方,生态建设就不见得差。安宁区的环境绿化不错,特别是大中小学校园内,古木耸立,根深叶茂。周末清晨,滨河路一带,学生树下读书,成为风景。
“黄河之滨也很美。”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宁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持续开展“十里桃花”再造工程,实施城市景观、道路绿化、小游园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98%,人均绿化面积14.59平方米,位居全市前列,仁寿山景区顺利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定,为精致城市建设打上了鲜明的生态文明符号。如今的安宁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走进安宁,最直观的感受是这里良好的生态资源,和谐的生态环境。更可贵的是每年都有生态建设新的投资和项目,大生态一年比一年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安宁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如今黄河岸边的银滩湿地公园、生命之源、人文始祖园犹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黄河之滨,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
“小桥、流水及草、木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像置身于诗情画意般的仙境,我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在这里散步……”银滩湿地公园散步的一对夫妇说。他们说,他们从城关区的飞天家园慕名前来,欢度周末,不虚此行。
安宁区还以“小游园”串起生态“大安宁”。促使一个绿色、和谐、美丽、宜居的现代化中心城市跃然呈现。家住孔家崖街道刘家庄社区的刘成福老人,谈起家园的变化,话匣子一下子被拉开。他说:“以前就是几幢小炮楼,路窄、水臭、垃圾多。如今真不一样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我们鼓子爱好者晚上就在公园里吹拉弹唱……”家住长风厂家属院的张宁,每天傍晚都会带着3岁的女儿来长风小游园游玩,“这里不仅树多花多,而且晚上还有唱歌跳舞的,家里老人、孩子都喜欢来”。园内还设有自动饮水机、改造升级的公共洗手间,着实方便。
安宁区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仅2018年,接待旅游人数675.39万人次,旅游收入59.82亿元,增长26.73%。生态环境好,自然赢来荣誉,据介绍,2013年,安宁区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区”。2015年,由亚洲旅游文化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亚洲旅游业峰会暨2015金旅奖大中华区旅游文化榜”,该区榜上有名。安宁区还荣获第二十一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首批十大休闲旅游目的地”称号。2019年1月,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六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安宁区荣获全国两项大奖,安宁区喜获“首批全国生态旅游胜地”,安宁区仁寿山文化旅游景区荣膺“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殊荣。
仁寿山下风光好十里桃香醉来客
一提起“仁寿山”“兰州桃花旅游节”“白凤桃”,就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安宁。
这是安宁区的三件宝。近年来,该区注重传统优势与现代消费生活方式的结合,努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使现代城市增添了农家情趣,推进了“宜居城区”的建设。
据介绍,该区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引导农家乐经营户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丰富文化内涵,在“农”字特色上做文章、求效益、促发展。开展了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力争将安宁堡打造成一个集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观光、瓜果蔬菜采摘、绿色食品品尝、特色农产品采购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以寿山大院及同乐园、后街庄园等为代表的精品农家乐成为品牌。
从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人文资源出发,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安宁区打造春季桃花,夏季避暑纳凉农家小院,秋季鲜桃和农家特色菜。游客来到此处,体验农家活,享受采摘果品的乐趣,还体验垂钓、摄影、观景等乐趣,流连忘返。该区打造不同特色的旅游产业,促使特色旅游业成为了支柱产业。每年举办的“兰州安宁蟠桃会暨桃乡文化旅游节”,以农家乐为载体,推介特色旅游品牌,旨在做大桃文章,叫响桃品牌。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安宁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近年来,该区群众文艺团队文化活动逐年增多,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00余场次,涌现出了一批群众自发组织的优秀文艺团队。
该区通过加强全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示范带动一大批集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和旅游文化活动。具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安宁桃花会、蟠桃节会、大学生艺术节、菊花展、消夏音乐节以及绘画、书法和摄影赛事活动等,层出不穷。
该区每年举办旅游体育赛事,有热气球、登山、徒步等全国职业联赛。每年多批次地举办“安宁之夏”广场文艺周和“票友秦腔”等大型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安宁区精心打造的文艺精品展演和传统的大型文化活动深得广大群众的欢迎,成为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建功立业再扬帆,铸造辉煌正当时。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的安宁人民,将紧跟时代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力转型发展,加快奔康步伐,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安宁。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旭永特约记者董振刚徐文杰文/图
新闻推荐
兰州之肺·植物园何祖斌摄盘龙桃源农家乐李健摄寿山大院喜事多马军摄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旭永特约记者董振刚徐文杰近...
仁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仁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