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银第三次考古发掘重大成果 16斤重“蜀世子宝”金印现世 古战场地点进一步明确
位于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沉银)第三期考古发掘现场
文物档案这块金印是方形印台、龟形印纽,印面铸有“蜀世子宝”四字。印台边长10厘米,厚3厘米,含金量高达95%。“蜀”字证明这枚金印原为明蜀王府之物,“世子”为亲王嫡长子。从印文可知这枚金印为明代蜀王世子所拥有,既是蜀世子的身份象征,也是蜀王府历代世子传用之珍宝。“蜀世子宝”是国内首次发现的世子金宝实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
1647年,江口那一场鏖战中,张献忠的惊天宝藏销声匿迹,只剩下经久传唱的童谣和传说。300多年后,这些秘密终于重见天日……继2017年与2018年的两期考古发掘后,昨日,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沉银)第三期考古发掘成果通报会上传来重磅消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四川省文物局的领导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眉山市彭山区文物管理所对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开展了第三次考古发掘。本年度的工作于2019年11月10日开始围堰,2020年1月10日正式开始发掘,4月28日结束,前后历时3个多月,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勘探面积10000平方米。总计出土各类文物10000余件,其中重要文物2000件。
本年度的考古发掘进一步确认了遗址为古代战场遗址的性质,抢救和保护了大批珍贵文物,尤其是“蜀世子宝”金印的发现,堪称重大考古发现。与此同时,对遗址本身尤其是文物分布规律的认识取得了重要突破,这对未来遗址的全面保护和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蜀世子宝”金印现世
系国内首次发现世子金宝实物
本次发掘出土文物主要为金银器,包括金、银币,金、银锭,金、银食具,金、银首饰和金、银服饰等。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重达16斤的“蜀世子宝”金印。来到文物面前,记者看到,这块方形的金印表面亮丽夺目,水下几百年的埋藏,并没有让它的色泽有所暗淡。虽然金印已经碎成了4块,但上面“蜀世子宝”4个字依然清晰可辨。
这块金印的得来十分不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主任、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志岩介绍,那枚金印的4个碎块分布在3个不同的区域,当前3块被发现时,自己已经觉得足够幸运,而当时缺失的恰恰是能够证明金印身份的那块“蜀”字。“搜寻3天无果,我的心里已经不抱希望了。是团队同事的不放弃,才终于在半个月后,在距离第3块20米的地方发现了这块‘蜀’字金印。4块拼合好时,我的手都在颤抖,不仅仅因为金印本身的重量,更因它承载的那份历史的厚重。”至于为什么碎成了4块,考古专家表示,这种破坏极有可能是张献忠所为,象征着对旧政权的颠覆。
金银嵌入岩石里
战争发生地或许就在不远处
本次考古对遗址本身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在此前两期的考古发掘中,就出土了张献忠铸造的“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而本年度出土的官银,从地域及税种上均可填补前两次发掘之空白。尤其是发现了来自于乐至、仁寿、乐山、德阳、广汉等地的大西政权银锭,对研究大西政权的财政制度以及统治区域均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发现有为数众多的金银容器,金银服饰、首饰,为研究明代的工艺水平、服饰制度以及审美情趣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
此外,还发现了同一属性文物集中分布的情况,例如发现了金器的集中分布区以及银锭的集中分布区,这很可能说明当时对于货物的运载存在分船以及分箱的情况。这对认识当时张献忠撤离成都前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在考古发掘中,令刘志岩感到欣喜的是确认了文物的分布规律与遗址内河床的起伏状态、基岩局部的微结构以及航道的位置有着直接关系。“在本次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发现了文物原地埋藏的迹象,在基岩河床上发现了多处银锭、金锭以及金块嵌入岩石的情况,这么深的摩擦痕迹肯定是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可以推断这批文物未经过长距离搬运,这个区域很可能为战争发生地或接近于战争发生地了。”
继上一年度的工作中发现火铳之后,在本年度的发掘中出土了不同规格的铅弹,是判定该遗址性质为古代战场遗址的又一佐证。据考古专家推测,这些铅弹应该就是配合火铳来使用的。
三期考古发掘文物5.2万余件
水陆结合考古方式为全国提供经验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几百年来,在成都平原,关于张献忠宝藏的传说被人们口耳相传。然而由于并无正史记录,对于江口沉银是否存在、具体地点在哪儿,之前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
2017年4月,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首期收官,发掘面积约2万平方米,出土文物3万余件,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江口沉银遗址”入选“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8年1月24日,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正式开始第二期考古发掘。此次考古发掘,前后历时近3个月,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共出土文物1.2万余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蜀王金宝。2020年4月28日结束的第三期考古,总计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让人们对江口沉银遗址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金册、银锭、蜀王金宝、“西王赏功”金币、“永昌大元帅”金印、三眼火铳……三期考古挖掘中,每一次都有新的重大发现。“评价这次工作其实还为时尚早,我更愿意是做一个小结。”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志岩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前三期的工作,“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在我国的考古历史上是很特殊的存在。首先,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手段比较特殊,我们开辟了水陆结合的方式。文物埋藏在水下,但我们是通过陆地考古的方式来解决水下文物的考古发掘。这种方法为今后我国同类型考古发掘能提供一些借鉴,丰富了中国考古的经验方法。第二,通过三年的发掘,我们发掘了丰富的文物。这些文物常年埋在江底,有可能被冲走或盗走。它们被抢救发掘后放入博物馆,可以让全国人民欣赏和研究。第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来进行修复和保护、提取和研究文物身上的信息,这也推进和丰富了整个明代历史的研究。”
新闻延伸——
江口沉银考古发掘何时启动第四期?
接下来考古工作将侧重对遗址的保护
昨日,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沉银)第三期考古发掘成果通报会上,“蜀世子宝”金印等文物惊艳亮相,把民众的思绪再次拉进明末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考古发掘的后续工作令人关注,在连续三期的考古发掘后,还会有第四期吗?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认为,经过三次考古发掘,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虽然经过三次的考古发掘,古战场的全貌还未展现,但通过考古发掘的范围、文物等,遗址已经基本呈现了当时战争的过程。“战争最早的发生地可能在上游500米、1000米、2000米,总之是越来越近了。”唐飞推测,这场战争中江口码头应该是有伏兵,与岷江的伏兵两面伏击。“经过我们的三次发掘,已经有52000余件器物出土,而当时运输的金银细软总量更多,所以文物总量还是我们不能预测的。”
虽然还有谜底没能揭开,但第四期考古发掘并不会很快到来。唐飞介绍,接下来考古工作将侧重对遗址的保护。目前,当地已经加大对遗址的检测和监控,博物馆也计划将在三年后建成,将让更多民众近距离了解江口沉银这段历史。“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三年的考古发掘。接下来,更需要的是对文物的修复和保护、考古报告的整理和出版。这些工作做完以后,如果认为确实有必要,我们还会再次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下一次的考古发掘工作。如果继续发掘对考古认识不能带来突破,那我们更愿意保护遗址,将考古发掘留给后人,特别是多学科发展能带来的更大意义。”
新闻多一点——
江口沉银博物馆今年年底开建
预计三年建成
三期的考古发掘,相信民众一定会对文物的保护和展陈很好奇,如此规模的文物以后可以在哪里看到呢?昨日,记者从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沉银)第三期考古发掘成果通报新闻会上获悉,今年底,投资5亿元的江口沉银博物馆就将开建。届时,江口沉银遗址所在的彭山区将以10里岷江作为黄金旅游中轴,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天府乐活城,建设环成都文化旅游经济带上新兴的增长极和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通报会上,彭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筹建江口沉银博物馆”要求,已经明确了选址、规划设计,并形成了方案。
在选址上,坚持了原址保护原则,着力突出地理环境、整体保护和区域规划3大优势。选址地紧邻遗址核心区,地处岷江、府河汇流处的“黄金口岸”,位于神奇的北纬30°。这样考虑,既可以保持文物的原真性、现场感,又能凸显“江口沉银”的神秘感。山、水、馆、遗址在此自然交融,置身其间,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同时,选址与正在打造的5A彭祖山景区和省历史文化名镇江口古镇隔江相望,是岷江流域特色文旅经济带和眉山市文旅融合示范园区的重要节点。在这个区域内,还集聚了恒大童世界、中法农业科技园、水郡未来城、中日康养城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未来,博物馆将引领该片区成为岷江黄金旅游水道的崭新文化封面和新兴增长极。而江口沉银博物馆必将成为最为璀璨的文化名片。
在规划上,2018年9月,向全球招标规划设计方案。2019年3月,经过专家评审,最终选定法国设计团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强调建筑与自然一体交融,兼顾设计哲理性和地域特点,运用现代建筑语言,体现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坚持均衡空间、流线安排、节奏起伏、空间疏密的设计思路,引入考古现场“地址分层”的概念,入口和主要的空间将带来洞穴空间体验,主体建筑会以漂浮在水面的姿态,与周边景观和水系对话。根据规划设计方案,江口沉银博物馆定位为一级馆,规模不低于2.5万平方米,遗址公园面积不少于200亩,总投资不低于5亿元,建设周期约3年,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建设。
本报记者 李雪艳摄影 胡大田 制图 江蕊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黄海波天空湛蓝清新,河湖鱼翔浅底,大地遍染绿色,四月的眉山,令人沉醉。回顾刚刚过去的2019年,眉山市接待旅游人数持...
彭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彭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