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引路人”刘长君20 年初心不改 只为村民富起来
□罗端 特约通讯员 黎亮
“要把袋子套紧,不然漏 风 后 果 子 长 不 好 。”近日,在眉山市彭山区黄丰镇一柑橘园里,该镇高级农艺师刘长君正给果农们讲解柑橘管理技术。当前正值柑橘冬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刘长君每天都奔波于镇里的各个柑橘园,一对一“把脉问诊”。
在黄丰镇,柑橘是主导产业。目前,该镇种植柑橘3.7万亩,年产各类优质柑橘 8 万吨,产值超过5亿元。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柑橘,人人都是柑橘产业发展红利的共享者。当地村民说,黄丰柑橘产业能有长足的发展,刘长君功不可没。这位个子不高、文质彬彬的“刘眼镜”近20年的辛勤付出与帮助,坚定了他们种植的信心。
今年51岁的刘长君是土生土长的黄丰人。2000年,他回到家乡黄丰镇,在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当时镇上已经有人开始种柑橘了,但因为种植品种落后、种植技术差,导致柑橘品质较差,根本卖不出去。”刘长君说,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始思考如何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
说干就干。刘长君通过分析土壤检测、气候条件,了解到黄丰镇非常适合发展柑橘产业。找到方向后,刘长君带领部分农户迈出了第一步——引进新品种不知火。不知火嫁接成功了,但还需要精细化管理,于是,他白天在地里观察,和果农探讨技术,晚上大量翻阅书籍,钻研柑橘种植技术。
经过几年的发展,2004年,黄丰镇不知火小批量上市,卖价每公斤4元,这个价格前所未有。在该镇果农交流大会上,刘长君掷地有声地向果农承诺:“过两年,我们还要把不知火打造成高档水果,卖5元一斤!”
刘长君的这番话,奏响了黄丰柑橘产业发展的进行曲。随后,黄丰镇开始成规模、大面积种植晚熟柑橘,春见、清见、爱媛等晚熟柑橘品种相继被引入。作为果农“引路人”的刘长君身上的责任更大了,每天一心扑在如何提高种植技术上。冬天打霜会冻坏柑橘,他想到了给柑橘“穿衣服”套纸袋保温的办法,减少冻伤,还能让果品保持干净、色泽黄亮……就这样,刘长君和果农们一起边摸索边实践,找到了一条黄丰柑橘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在2006年实现了自己对果农“每斤柑橘卖价超过5元”的承诺。
近20年的柑橘种植,刘长君总结出了八条黄丰柑橘有序发展的“定律”;一要制定生产与果品标准;二要平衡各生产者的生产技术;三要严格检验流程;四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应用;五要绿色防控病虫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六要推行留树保鲜,实行错峰销售;七要建立黄丰品牌;八要拓宽销售方式与渠道。如今,这八条定律,成为黄丰柑橘产业发展中喊响了的“刘八条”。
走进如今的黄丰镇,乡村道路笔直整洁,漫山遍野种满柑橘,产业发展了,村民的荷包鼓了。“不论刮风下雨,只要我们有需要,刘专家都会第一时间到果园为大家解决问题。”黄丰镇村民周本福说,他家的果园去年产出3万多公斤柑橘,收入20多万元。
像周本福这样在刘长君的帮助下走上致富路的人还有很多。如今,黄丰镇柑橘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刘长君又拉上村干部和村里的年轻人,商量怎样搭建电商平台,把村里的水果卖出去。“如果电商这一块我们能做起来,就能拓宽农民销售水果的渠道,还能带动青年回乡创业。”刘长君说。
新闻推荐
眉山职业农民到外省生产基地参观学习。(资料图片)徐维建背后是新种植的柑橘树。彭山区农交中心办理“两权”抵押贷款的绿色...
彭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