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父女兵 各肩使命勠力同心 记彭山区援彝干部王志辉与第一书记王柯
王志辉在村里悬挂扶贫宣传标语。王柯(右)走访贫困户,倾听其发展需求。
“爸,这段时间我在走访贫困户,快年底了,了解一下大伙儿今年的收入和产业帮扶的愿望。”12月12日晚上8点,彭山区谢家街道活桥村第一书记王柯忙完了手头的工作,跟父亲王志辉在微信上交流扶贫工作。
王志辉今年56岁,是彭山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去年主动申请援彝,和女儿一起加入到了扶贫攻坚工作中。就这样,王柯家中有了两个扶贫干部,父女俩也成为扶贫路上的“好战友”。
□本报记者 罗端 文/图
活桥村的第一书记 实干苦干全力扶贫
2017年5月,经组织安排,王柯到彭山区义和乡(目前义和乡并入谢家街道)活桥村任第一书记。当时,王柯刚生下女儿不久,正处于哺乳期,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加之工作强度大,到村的第三天便累倒住进了医院。“那是段身心疲累却飞速成长的时光。”王柯感叹道。
“如何带领群众发展”成为摆在王柯面前的一道新课题。为全面掌握、了解村情,她起早摸黑,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为每户制定了帮扶措施。
上任两年多来,王柯一心扑在活桥村的发展上。她向上争取资金,对49户有种植、养殖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为其送猪崽、羊崽和化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她还组建了一支劳务服务队,带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农闲时节到城区务工。此外,提供劳务服务信息及技能培训,让有技术的贫困户实现“更优选择”就业。而针对年老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她实施资产收益扶贫,为其争取与合作社签订合同,保障收入。
扶贫先扶志。除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外,王柯还带领村干部坚持在村里开展农民夜校活动,宣传惠民政策、农业生产知识等,并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帮扶以及修建道路,方便了群众出行,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
大山里的援彝干部 用镜头记录扶贫
2018年7月,王柯的父亲王志辉主动申请到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保安藏族乡(下简称保安乡)平原村,开启了两年援彝驻村生涯。于是,王柯家中有了两名扶贫干部。“在同一批援彝干部里,56岁的父亲是年龄第二大的,第一大的只比他大4个月。”王柯说。
到平原村后,王志辉常忙到下午两三点才吃午饭,和群众交流也存在语言障碍。然而,这些“挑战”并未难住王志辉,他深知作为一名援彝干部的光荣与使命,迅速调整心态,克服困难,积极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驻村一年多来,在当地村“两委”的支持下,他参加并开展了“控辍保学”“禁毒防艾”“四好村创建”“四好家庭创建”等工作,入户宣传200余户,走访群众1000余人次。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擅长摄影的王志辉用相机记录下了工作中的点滴。一年多来,他编制了《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农民工的喜悦》等60余篇图文并茂的作品。其中,《哭嫁》《风雪夜归人》入选“越西县2019年迎春摄影展”,并被越西县文化馆收藏。“我希望通过摄影,将保安乡的美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保安、爱上保安,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王志辉说。
虽然在不同的村驻点帮扶,但在扶贫路上,王柯父女一直相互学习,每晚都会通过微信视频通话,交流工作。王柯说,扶贫路上常有沟沟坎坎,她会继续脚沾泥土、沉淀真情,与父亲携手“决战”贫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殷勇)12月13日,“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组一行对眉山天府新区锦江镇“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开展复评,锦江镇顺...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