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彭山区创新探索“1+3+4”特色乡村治理体系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1-01 06:00 大字

□辜欣 干心钰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眉山市彭山区聚焦乡村振兴治理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方式,探索“党建核心”引领、“三治融合”驱动、“四大工程”协同的“1+3+4”特色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和谐指数不断提升。

“党建核心”引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一核多元”巩固核心地位。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施村“两委”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开展支部晒目标、干部晒承诺、党员晒奉献、面向群众晒党恩“四晒”活动,加强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建设,提升村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能力。

“三治融合”驱动增强乡村治理能力

以自治为核心,彰显乡村发展活力。制定“一村一规”,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修订完善108个村(社区)村民公约、院落公约和小区公约;成立“一村一会”提高村民自身主动性,赋予村民对村庄发展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开办“一村一校”全面提升教育引导村民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以法治为根本,构建乡村稳定秩序。全面开展普法宣传,千名党员干部进百村入万户,开展“法律七进”、“10+1”主题普法活动;强力推进用法实践,健全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实现村级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深入推行乡村综合执法,在部分乡镇(街道)试点成立综合执法队,建立乡镇(街道)及时通报违法信息、区级行政执法部门立案查处的执法体制。以德治为灵魂,提升乡村和谐指数。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培养乡村文明新风尚,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

“四大工程”协同提升乡村治理效果

健全乡村引智工程,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等农村专业人才培育计划,力争到2020年,引育540名乡村人才,在全区打造一支1000人的乡村人才队伍。完善服务下沉工程。实施“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以审批便民为核心目标的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打造出新时代便民服务体系。设立区、乡镇(街道)综合服务窗口“一窗通办”,开发APP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网上审批等多种业务办理终端服务。巩固弘扬正气工程。在每个村(社区)成立规划监督执法队伍,对村(社区)存在的私搭乱建、摆摊设点和破坏环境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实施环境提升工程。扎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垃圾分类整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确保区域内行政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覆盖,已成功创建27个美丽宜居乡村。

新闻推荐

老旧小区换新颜 提升居民幸福感

建行小区地面整洁停车规范。绿色点缀生化厂小区。第二平安小区整治后。社区网格员帮助小区居民打扫卫生。(资料图片)绿草红...

彭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