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准“把脉” 开出脱贫“良方” 朱玲 温选鹏 本报记者 刘娟 文/图

眉山日报 2016-07-22 17:30 大字

彭山区彭溪镇兴崇村“四支队伍”为该村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栽秧。(资料图片)彭山区牧马镇武阳村第一书记徐宁看望贫困户。

难关怎样破? 精确找准治病根 一户一本脱贫账

保胜乡佛岩村是市级贫困村,2014年脱贫24户58人,导致贫穷的根源大都是因病、因意外,缺乏劳动力和资金技术等。如何让全村经济活起来,特别是让这24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是该村两委思考的问题。

“要治病,先把脉。”该村村两委积极配合市、区、乡的扶贫结对政策,全面摸清贫困村的贫困人数、贫困程度、贫困原因等,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做到心中有数,要因地、因村、因组、因户制宜,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切实做到***。

“基础设施方面,村道还需要修2条水泥路,需要修建蓄水池,需要解决群众用电难和大宗电器拖不起的窘境,需要建立医疗室……”该村的***思路清晰。

“***,必须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彭山区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通过下派“第一书记”,党建引领,建档立卡,一户一策,五个一批,十个专项等脱贫攻坚措施,先后为每一个村落实了驻村工作组,配置了“第一书记”,为每一个贫困户落实了帮扶人,并因地制宜地为各村落实了打捆帮扶和分户帮扶的脱贫“摘帽”措施。

“在‘精\’字上下功夫,就是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提供的增收致富项目不重数量重质量,要让贫困村、贫困户能接受,能成功,能赚钱。在‘准\’字上下功夫,就是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的项目,一定要对路、管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做到“***”?

瞄准个体量体裁衣 不脱贫不脱钩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义和乡岐山村村民郑永奎格外忙碌。

“我家里现在养的鸡和猪都是生态养殖,都被好心人专门订购了,不愁销路。”郑永奎是该村的贫困户,由于年老多病,无法外出打工,该村“第一书记”徐军在了解具体情况后,给他找到了“订单养殖”这条脱贫路。他负责养鸡,徐军帮他卖鸡。

同样,在青龙镇狮子村,贫困户徐洪久搬入了新家,家里的柑橘树在村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实现了品改,自己在一家企业里务工。

原来徐洪久居住的房屋为泥砖房,经历两次地震后,房屋出现了一条条大小不一的裂缝。他的妻子有病在身,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

在得知情况后,青龙镇通过相关政策为他修起了新房子,协调解决他就近长久务工的问题,为他的子女上学提供方便,从根本上拔掉了他家的贫困根。

在扶贫攻坚上,为做到***,瞄准个体量体裁衣,彭山区还采取一户一个方案、一个“药方”,确保扶贫工作有效有用。同时该区51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52户贫困户,94名正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210户贫困户,其他干部结对帮扶1355户贫困户。“两代表一委员”结对帮扶855名贫困人口,做到帮扶工作全覆盖。

截至目前,该区已对24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信贷资金69.5余万元。有银行还拟在谢家镇选择2家农业企业,探索以扶贫信贷入资的形式来带动和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2014年年底,彭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06户7290人,有30个市级贫困村、5个县级贫困村;2015年,该区减少贫困人口1127户3219人,退出16个市县级贫困村;今年,还有未脱贫1479户4071人,还需摘帽19个市县级贫困村。

脱贫攻坚,彭山精准“把脉”,开出“良方”,切实帮助贫困户奔出困境,奔向小康。

新闻推荐

彭山区司法局开展法律扶贫推进脱贫攻坚

本报讯(记者廖文凯潘杰)今年以来,彭山区司法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开展“法律扶贫”,为该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法治宣传扶贫。把“送法进贫困村”作为重点,通过开展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法...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