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系列报道⑩雷泽珍:关爱失独家庭 重塑生活希望
雷泽珍关爱儿童。
□本报记者 陈燕利 文/图
独生女儿的意外离世,并没有让她陷入消沉,带着对女儿无法割舍的爱,她从悲痛中坚强站起来,成立了东坡区泽华爱心协会,为同样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她就是东坡区崇礼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雷泽珍。
2014年7月28日,因误食粮仓里的杀虫药,雷泽珍的女儿救治无效离开人世,令她一度悲痛欲绝。后来,在家人和朋友的劝慰下,雷泽珍慢慢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女儿去世一年后,她在探望一位罹患白血病的同学时,因同学“希望朋友们多关心身边遭到意外变故的人”的临终话语和自己的切身经历,对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为什么不多给别人一点温暖,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想法一经确定,雷泽珍很快组织了10名同学一起成立了东坡区泽华妇女权益保护志愿者协会。协会以“关心失独家庭,关心痛失父母的孩子,会员之间抱团取暖,互相帮助”为宗旨,一经成立,大家便立即行动起来,鼓励失独家庭树立信心、乐观生活,早日走出阴霾。同时,协会还在逐渐吸纳更多热心人士加入后,把关爱活动延伸到失去父母的孩子身上。
东坡区三苏乡东舘村刘某夫妇19岁的女儿因车祸离开人世,夫妻俩陷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因长期情绪陷入崩溃,导致刘某中风,脾气也变得暴躁古怪,动不动就责骂妻子。失女之痛让一家人陷入了痛苦的无底深渊。在得知刘某夫妇的遭遇后,雷泽珍和志愿者走进刘某家,对他和妻子真切关心,耐心开导,逐渐打开了刘某的心结,其病情也渐渐好转。
东坡区金花乡红阳村的10岁男孩张某,父母、爷爷相继去世,只留下他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亲人离世的打击,给张某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让他形成了孤僻、内向、脆弱、自卑的性格。雷泽珍了解到张某的情况后,每到周末,都带着志愿者去张某家,帮他洗衣服、洗床单,给他讲故事,对他叮咛嘱咐,用无私的关爱抚平他心灵的创伤。在大家的帮助下,张某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也开始勇于面对生活。
如今,雷泽珍依然坚定地行走在关爱失独家庭、失去父母的孩子以及困境中老人的道路中。“不忘初心,坚守关爱,感染身边的人传递爱心,传递正能量。”她将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把爱和温暖传递给失独家庭和失去父母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走出阴霾,春暖花开。
采访后记
为道德模范喝彩
助人为乐类道德模范雷泽珍、周明弟;见义勇为类道德模范袁显华、胡永林;诚实守信类道德模范潘洪燕、罗永田;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罗朝运、李高如;孝老爱亲类道德模范张建军、邵学英。作为眉山市第六届道德模范,这十位道德模范看起来平凡、普通,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心助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崇高情操,一心为公、鞠躬尽瘁的优秀品质,重诺守信、勤劳勇敢的可贵品德,不仅是个人道德光辉的闪现,更是眉山市人文建设的精神风标,筑起了眉山市城市文明的道德高地。
任何一个伟大时代的进步,都需要崇高精神的引领和支撑。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蕴含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巨大能量,人们可以在传颂中感受到这股道德的力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取向,进而推进社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当前,眉山市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尤其需要在继续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摆上突出位置。这十位道德楷模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道德模范激发和带动全市上下用友爱互助来构建和谐,用真情奉献来推动发展,用崇高风尚来引领社会,为眉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让我们再次为道德模范们喝彩,并追随他们的脚步,在文明之路上奋力前行。
新闻推荐
东坡醉月。(资料图片)□本报记者陈甜在历史上,对苏轼是否懂音乐有一些争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有影响深远的《论词》一文。...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