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究竟懂不懂音律?
东坡醉月。(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陈甜
在历史上,对苏轼是否懂音乐有一些争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有影响深远的《论词》一文。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她公开批评苏轼的词是“句读不葺之诗”,也就是句子长短不齐、凑合在一起的诗句而已。言外之意,这类不符合音律的词,算不上词的正宗和上品。于是进入南宋以来,社会上就有苏轼不懂音乐、不会唱歌的普遍说法。
但南宋大诗人陆游却不这么认为,他的《老学庵笔记》记载:“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也许苏东坡唱得好不好很难考证,但是在音乐方面他也确实是个懂行的人。
出生古琴世家
从小接受音乐熏陶
苏轼的父亲苏洵,酷爱经籍和古琴艺术,是当时一位较有影响的音乐鉴赏家和音乐爱好者。《历代琴人传》引张右兖《琴经·大雅嗣音》:“古人多以琴世其家,最著名眉山三苏。”少年的苏轼,对音乐有极浓厚的兴趣,三苏都是弹琴的能手,父亲苏洵琴技最高,家中还珍藏了著名的唐代“雷琴”。
由于从孩童时就受父亲演奏古琴的熏陶,苏轼一生对古琴有着特殊爱好。
为了研究古琴的发声原理及特点,他不惜把自己家中珍藏的唐代名贵“雷琴”拆开来观察、分析其奥妙。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了《家藏雷琴》一文。苏轼的这张唐代古琴,琴面布满蛇蚹纹,上孔里(龙池处)写着“开元十年造,雅州灵关村”,下孔里(凤沼处)写着“雷家记八日合”。“岳”也叫“岳山”,它的制作恰到好处,是一张好琴的标志之一,当时只有唐代雷氏家族制作的“雷琴”才具有这样的优点。
另外他还发现琴的声音是从孔对面的木头稍微隆起,好像薤菜叶的形状处发出,由于声音的出口处很狭窄不能马上出去,留在琴内徘徊成余韵,这就是雷琴的奥妙之所在。为此苏轼作诗赞曰:“我有凤鸣枝,背作蛇蚹纹。月明委静照,心清得奇闻。”(《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见和西湖月下听琴》)
除此之外,他还很赞赏名士李委的吹笛艺术,说:“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苏轼对所吹的《鹤南飞》曲颇为知音,竟连曲中带有西北边疆少数民族风情的音调,都听得十分清楚。曲终,他赠诗一首,题《李委吹笛》:“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嶷。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嘉祐四年,父子三人进京时,苏轼在船上细心凝听父亲所弹的琴曲,产生了许多感受,写出了《舟中听大人弹琴》一诗:“弹琴江浦夜漏水,敛衽窃听独激昂。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自从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千家寥落独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世人不容独反古,强以新曲求铿锵。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无情枯木今尚尔,何况古意堕渺茫。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文王。”
阳关三叠还是阳关四叠
苏轼给出了正确答案
对于音乐,苏轼因为感兴趣,所以愿意花时间去钻研。
《阳关三叠》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古琴名曲,又名《阳关曲》《渭城曲》。该曲是唐时,根据诗佛王维名作《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曲子在唐代便广为流传,时人以琴声为伴,吟唱王维诗作。然而,曲谱早已失传,关于唐代时这首诗歌具体如何“三叠”的演唱形式就成了一个谜。但是,尽管唐代曲谱缺失,这一曲《阳关三叠》却一直在世间传唱,历代不衰。历代文人都对这“三叠”究竟是如何“叠”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新闻推荐
本报讯(雷蕾记者林茂春)昨(25)日,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王影聪主持召开市政协党组第105次党组、77次主席(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市委...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