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再回锦江 刘娟

眉山日报 2016-12-03 00:00 大字

立冬过后,寒意渐渐逼近。同事们敲键盘的声音欢快,热烈,给冷飕飕的办公室添了些温度。QQ也来凑热闹,发给我一张邀请函:学姐,下周六我们要举行记者节沙龙,你能回来跟我们分享你的锦江故事和工作经历吗?落款是一个叫王潇的学妹。

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任何邀请我的理由。我不曾有过惊心动魄的生活,即使在别人想来最风华的大学时代,我的颜色也是淡的,生活是简单的,朋友只有那么几个。我不想生活太丰富、太复杂,那样可能会忘记自己,看不清自己。我知道的自己,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人,给老师、同学的印象并不深刻。

或许我是锦江新闻中心首批学生记者里为数不多还在当记者的人吧。我想着想着,想到了锦江学院,想到了锦江新闻中心和院报编辑母海燕老师。我得回去,回去看看母校,看看当年那个常把我叫到办公室“说稿子”的人。

“好的”,我很快回复王潇。

之后几天,我一直处于“倒带”状态。年前的我只有岁,高考刚踩本科线,无奈报考了一座刚落户家乡,离家只有不到公里的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我没有任何兴奋的感觉。只觉得有书读还是一件好事。我就这样安安静静进了大学。

现实中的大学和想象中不大一样。有晚自习,有早操,课程安排很紧凑,跟高中差不多。心中有了抱怨,抱怨大学生活太过严格,没有自由和畅快。可今天想来,我却很感激那样的大学时光,让人安静,让人沉淀,心无旁骛。

那个立冬的晚自习,比我大2岁的母海燕老师走进我们新闻班教室。她一袭红衣,白净,胖乎乎的,笑起来很可爱。跟邻家大姐姐拉家常一样,她用分钟时间,给我们讲了她的大学经历。她说她是伴随着她的大学校报成长起来的,她希望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也能像她一样,通过《锦江学院报》让大家得到历练,成长起来。

她的话,点燃了大家的新闻理想。我们纷纷报名,参加锦江院报记者团。作为记者团首批成员,我们在母老师的带领下,办出了第一份《锦江学院报》。文笔稚嫩,却给我们的大学添了些色彩。记得我采写的第一篇新闻稿,发送给母老师后,她把我叫到她电脑桌前,逐字逐句修改,改到了凌晨。

改稿的日子成为常态,我也走进了新闻大门。

大学毕业,我在家乡一家报社当了记者,一晃已有6年。工作地距母校很近,我却很少再回去,很少与母老师联系,但通过QQ群,锦江学院报和一个个鲜活的锦江新闻,我看到了她的变化,看到了锦江的变化。

朋友知道我要回母校,热心地从家里搜出一大堆书。这些都是你读过的一些文学杂志,带回去给大家看看吧,让他们也了解了解周遭的这些作家、作品。

带上包括《百坡》《在场》《青年作家》《草地》等在内的文学刊物,我回到了母校。十年后的锦江已变了模样。教学楼扩建,篮球场焕然一新,二楼食堂成为优雅的餐厅,还新成立了东坡学院等等。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化着。

坐在母老师对面,看她赶时间吃饭的样子,看她嘻嘻哈哈开玩笑的样子,一切又仿佛没变。沙龙活动在主持人幽默的话语中拉开帷幕。在给学生记者的颁奖中,我知道锦江新闻中心新增了新媒体部,这是时代的需求。《不一样的消防日 眉山高校学生扮“小黄人”宣传戒烟》、《校园歌手大赛PK引爆全场》……如今的锦江新闻,更生动、精彩,有看头了。

参加沙龙活动的锦江老记者中,只有我还行走在新闻路上。他们,有自主创业的,有当摄影师的,有在国外留学的,有在公司当白领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各出其彩。

我的分享主题是读书。这些年来,陪我成长的是读书。读书,让我内心温暖,精神独立。读书,让我充满爱意。朋友说,读书是可以传承的。我把带去的书分给喜欢阅读的学生记者们,希望他们也能在书中找到安静和前进的动力。

没能到场的老记者,他们的故事通过VCR传到沙龙现场,传到教室前方硕大的荧幕中。从咱记者团出去的人,是勤劳、上进、能吃苦的,母老师说。

我很庆幸曾是学院记者团的一员。

新闻推荐

苦干实干 助推发展 南如燕

刚刚结束的中共眉山市第四次代表大会,绘就了未来五年眉山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决胜“两个率先”、实现“五个先行”,奋力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的宏伟目标。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目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再回锦江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