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翻越高黎贡:心路历程的探险 ——普光泉抒情长诗《高黎贡》解读

攀枝花日报 2016-06-22 00:00 大字

□李荪

仲夏之夜,在《独步天涯》论坛上突然读到了彝族诗人普光泉贴上来的抒情长诗《高黎贡》——两次解读之后,一下子似乎两袖生风,暑气顿消。

然而,说实话,我的第一次阅读,是不怎么愉快的。

一是诗歌语言有的过于叙事化与平面化,有枯燥之感。比如:“高黎贡啊,你究竟有多高/你的半山有茂密的林/在树的腰间,有鸟在筑巢/树尖,有风在飘/有云在跑/你的山顶,有老树焕发生机……”哪里的山不是这般景象?“老树”怎么“焕发生机”?不具体,无形象,还不如“老树把鲜嫩的枝条插上云端”的具像感人。

二是由高黎贡之旅应该或者可能引发什么样的诗情和感悟?

据资料记载,“高黎”,是当地一个古代部落的名字,而“贡”是“山”的意思。高黎贡山属于横断山脉的支脉,位于云南怒江以西与缅甸接壤处,一部分属于云南,余为中缅界山,近正南北走向,海拔4000余米,为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的分水岭,被誉为横断山的一颗“明珠”。但这颗“明珠”,从历史文化积淀来说,不能与内地的泰山、武当山并论;从景色之奇特秀美来说,又远逊色于黄山和峨眉山诸峰。因此,用近200行的诗句来抒写高黎贡,能有什么意义?

然而,出于对作者的尊重以及对于作者诗作历来的好感,我再次阅读了全诗,却有了全新的解读。

首先,诗作语言除了有的打磨不够,因而缺乏洗练外,均质朴无华,无故作典雅的文白杂用,也无时下诗歌粉丝们喜闻乐见的密码文字,通篇使用生活语言,明白晓畅,前后风格划一。这,与诗人历来的风格是和谐一致的。比如,开篇“沿着历史古道/踩上马可·波罗与徐霞客的足迹/进入一条生命走廊/我便看到了你,高黎贡”几句,轻松地把人们带入了历史的风烟,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其次,诗人在抒写高黎贡和抒发自己的感受时,是多侧面、多色彩的。比如:“我经过了南高原/山很野,坡很陡,水很少/风的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还有飞来飞去的鸟/你经常见到的麻雀或者稀少的画眉/在公路以外/他们的娱乐比我们健康而纯洁。”这种隐喻,给了人们一定程度的阅读美感。还比如:“你就是高黎贡么/太阳从你的身后下降/那些树干倾向西边/是的,树叶也朝着一个方向飘摇/晚霞如血,红得踊跃/是在流淌,还是在最后燃烧自己。”这个象征,是成功而且很感人的。

再次,诗人准确地捕捉到了高黎贡山的特色,并形象地再现于他的笔端:“因为太高/寒冷是你惟一持久的主题/纵然有鸟从远处飞来/也会很快从绝顶离去/风,迅速吹散鸟语/你的夜晚,从黄昏开始沉寂/岩石加速失去温度/有些在慢慢破碎成为流星雨……”抓住一个“高”字,写它的高峻,写它的雪山林立的寒冷,写它的飞鸟罕过的苍凉和悲壮,这是诗人们抒写内地名山时罕见的神来之笔。

最后,值得称道的是,诗人在叙写翻越高黎贡山的同时,完成了自己的一次心路历程的探险——

我站着,保持一种姿势

不管像不像你

这就相当于在巨人的肩上

我难道真的就高过了巨人

这,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心灵的拷问。是的,诗人景仰高黎贡的“阳刚”和“高度”:“这是我努力接近的高度/但不是我想要的高度/在半山或者更低的地方/我心甘情愿/与时开时落的野花/与时绿时枯的小草为伍。”作者没有矫情地以圣人自居,而是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然而,他仍然向往着那个“阳刚”和“高度”——

而太阳已经悄悄离去

我能否在你的上面建一个小木屋

作短暂的休憩,或者思想,或者呆立

在永恒和短暂之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诗人选择的是后者。这是一种无奈,一种诗人的悲凉,这是全诗最撼动人心的部分。如果没有这样的拷问和“翻越”,只留下自然主义的风光描摹,诗是没有生命力的。当然,正因为诗人的坦率和真诚,才赢得了读者的共鸣和诗意的理解。但我相信,高黎贡山的伟岸英姿,一定会永驻诗人和读者的心头。

只有从血脉里流出来的文字,才能淌进读者的心灵。

新闻推荐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 (2016年7月28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新部署,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深入研究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