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景伯及两副对联

内江日报 2014-05-11 03:07 大字

◇李建友

刘景伯,字石溪,与兄刘景叔同为清道光壬午年(1822)科举。是清代内江文化名人。

刘景伯一生好古倡学,工诗词古文,有《春秋提纲》十卷、《春秋析疑》二十卷、《枕经堂文集》四卷、《蜀龟鉴》七卷等著述面世。《蜀龟鉴》记载的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魏忠贤受命提督东厂至康熙二十年(1681)平云南的事。此鉴条目编次借鉴《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著述谨严,引据史籍出处清晰。另外,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版、民国十四年(1925)修改本《内江县志·艺文》收录有刘景伯《月三黄公传》;内江《刘氏族谱》载有刘景伯《孔子生卒年月日考》。

清咸丰元年至十年(1851至1860),刘景伯任四川新都教谕。任上,他注重地方的古代留存遗迹与经卷保护与传承,并为新都县题联两副。

其一为《题桂湖杨升庵祠联》:“故里望魂归,岂知仙客回翔,两地云山皆若寄;羁臣犹血食,谁念敬皇父子,二陵风雨不胜寒。”

此联之下联进述的是明代“议大礼”之争一事。明代,新都状元杨升庵等旧臣因卷入这一因立皇考之事,其意见与当朝皇帝产生异议而被处以流放云南戍边的处罚,杨升庵在云南期间,曾得到好友、官至云南大理知府、云南巡府的内江人高公韶的“特别照顾”,使他免受了劳役之苦与精神折磨。这一时期,高公韶还让杨升庵参与云南通志编纂等工作。其间,杨升庵细心收集各民族文化遗存及时代风貌、习俗等,将人文历史翔实记录。有感于这位博学多才的“放臣”,云南为杨升庵建有多处专祠能享“血食”(享受祭礼),而当时皇父子死后(父朱祐樘葬泰陵,子即明武宗葬康陵)的陵墓只能在风雨中度过日日夜夜。

其二为《题宝光寺藏经楼联》:“竟能与羲卦麟经,并存宇宙;应不让元亭石室,高峙岷峨。”

上联指宝光寺内藏经楼上存放在佛教《大藏经》与道家崇信的伏羲八卦,儒家尊奉的《春秋》经典一样,流行世上。经四年修筑而成的宝光寺藏经楼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檐歇顶,面阔九间。此楼珍藏有清雍正、乾隆年间印行的《大藏经》。此经共为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按《千字文》编号,储于柜内。联语中的“羲卦”指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伏羲制作的八卦,后为儒家经典《易》所用 。“麟经”,孔子作《春秋》,至“获麟”绝笔,故《春秋》又称“麟经”。

下联中,刘景伯站在巴蜀人文历史高度审视宝光寺藏经楼及所藏各类佛教经卷,可与汉代以赋文名世的杨雄的玄亭和以开西南重文兴学之先祖的文翁的石室(古代学校,今成都有“石室中学”纪念其事),同与日月流光,可比蜀之岷山和峨眉山两座四川名山。“元亭”得名于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成都人杨雄的著作《太玄》,他在成都的居处即名“草玄亭”,简称“玄亭”,为避讳清康熙皇帝玄烨,遂改“玄”为“元”。

刘景伯的《题宝光寺藏经楼联》立意高远,构思及创作手法巧妙。在儒、释、道纷争和主张“三教合流”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宝光寺这一特定环境中,不是以佛教自尊,而以佛、儒、道并存于佛院内,可见其匠心。

新闻推荐

邦泰集团联合市教育基金会举行“圆梦大学新生”资助金发放仪式30名贫困大学新生分别获得3000元爱心助学金

(记者蒋小琴)“是你们,是邦泰集团的各位领导和叔叔阿姨们的无私帮助,是你们的爱心和奉献给了我们进入大学的通行证,坚定了我们继续完成学业的信心……”8月6日上午,在邦泰集团联合市教育基金会举...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