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求学甜城:入校第一天 新生活开篇

内江日报 2014-09-01 02:20 大字

又是一年迎新季,8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内江师范学院在两天内迎来4300余名大一新生。为了迎接新生,学校特地安排了专车往返市内各大车站接外地来的学生,各专业也摆设了咨询台,安排高年级学生辅助新生们完成报到、注册等手续。

◇本报记者 李仁胜

实习生 张小丽 周瑶慧 文/图

8月31日,笔者在内江师院校园看到,新生报到时,大多由亲人陪同或与朋友结伴到校,行囊里装着生活用品、录取通知书、档案袋等证件,而真正带齐电脑、手机、相机、mp4等数码“四大件”的倒是不多。

笔者注意到,几乎每一间学生宿舍里,都能看到家长的身影。“出门在外,让孩子一个人走有点不放心,还是要来看看。”一名来自重庆的学生家长表示,虽然孩子此前曾表示一个人到学校报到也没有关系,但作为家长还是希望能全程陪同。

此外,也有些新生是和朋友、同学结伴到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绵阳新生游雪和来自眉山的新生刘艳在开学前通过QQ、校园贴吧等网络渠道找到了校友、同学,开学时便结伴来报到。

一名负责接待新生的同学告诉笔者,家长“护航”、有人相伴同行的新生占了多数,在他们接待的新生中,独立来报到的非常少。而文新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新生袁媛就是孤身一人前来报到的学生之一。师兄师姐们都赞她“沉着而又勇敢”。

当天上午,辗转4500公里、历经67小时车程,右手拖箱子、左手提编织袋、背着书包挂着挎包,这名19岁的新疆女孩终于踏进内江师范学院的大门,开启了她的大学生涯。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袁媛很快办好了入学手续,然后一个人买了一大堆生活用品拎回宿舍,熟练地整理床铺,并与宿舍内从湖南、甘肃、内蒙古等地赶来的同学交谈甚欢。“现在是农忙时节,父母都在家忙着摘西红柿和辣椒,我坚持不要他们送我来,因为我会把自己照顾好,也希望能帮助到别人。”

四年时间不算长,但是对于袁媛等“95”后大学新生来说,这将是他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四年内,他们将挥洒青春的热情,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热情友善的师兄、师姐,更大、更漂亮的校园,令不少新生对即将开启的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希望毕业后能当个教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来自雅安芦山地震灾区的新生伍柳治,就读教育科学院的教育学专业。陪同的母亲杨崇英表示,家乡灾后重建还没有完成,教育事业落后,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毕业后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事业。

“除了本专业,上学后还要选修些其他的课程,多学一点东西。”家住市中区公园街的本地学生罗瑞倩,就读的是工程技术学院相关专业。她信心满满地说,不会拘泥于本专业课程,一定要争取在四年大学生涯学到更多的东西,才不虚度光阴。

1、独立:袁媛办完手续去宿舍

2、认真:填写注册资料

3、自立:铺床叠被开启新生活

4、 放松:终于到寝室了,先歇口气

5、幸福:师兄帮忙拎行李

新闻推荐

本土电商平台“和小宝”网罗全川特产

◇本报记者包中强“‘双十一\’期间,我们仅用两个小时就卖了16000多个鸡蛋。”这要在过去,内江市东兴区三兵生态养殖场的创业者们根本不敢想象。而创造如此“奇迹”的正是四川移动公司...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