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川茶:资源丰富但品牌缺乏

金融投资报 2012-05-07 23:44 大字

王红英

本报4月16日报道《川茶:在春天里艰难的行走?》后,在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川茶的品牌现状如何?品牌建设破解之道在哪?川茶该如何做大做强?一系列的问题引来热议。

浙江有西湖龙井、云南有普洱、福建有铁观音,然而川茶的品牌究竟是什么?

早在两千多年前,四川茶叶就成为商品销售并输往其它地区;在唐宋时期,川茶产量和销量就已居全国之冠,且最先创造品牌概念。近年来,四川茶叶的品牌建设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

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川内的业内专家、茶业界资深人士和经济学家,大家一致认为,川茶应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品牌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产业基础:

优势资源丰富优势产业逐渐形成

四川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四川茶叶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四川盆地的地理特点,是种植优质川茶的独特条件。“每一个优秀的品牌背后必须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做支撑,也就是说优势的资源和优势的产业是品牌建设的基础”,一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四川无论是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还是川茶的科研能力等方方面面都已经具有品牌建设的基础。

四川全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坡度6°-25°的宜茶坡地有3000多万亩,而且生态条件较好,为茶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四川气候条件独特,四大产茶区均分布在日照少 (年日照1000h—1400h)、气温适宜(年均温14℃—17℃)、无霜期长(240d—320d)、降雨丰富(年降雨量1000ml—1400ml)、云雾多、湿度大、漫射光丰富的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能满足茶树喜温好湿、喜漫射光的生物学特性,是发展茶叶特色产品的最适宜区。

同时,川茶还有良好的产业优势。四川的生产、经营、科研、教育通力合作,已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比较成熟的生产和经营队伍,四川农大、宜宾技术学院设有茶学专业,为川茶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四川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四川的省、市、县农业部门形成了较系统、完善的茶叶科技推广及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民营茶叶加工企业快速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交通、信息都有空前改善。所有这些,都为川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基础和社会环境。

产品现状:

品种繁多但杂乱无章

在大西南茶叶市场,每家茶叶店里都摆满了各种品牌的茶叶。花秋、文君、龙都香茗、香叶尖、早白尖、跃华、吉祥、华夏茶艺等琳琅满目。

“四川的茶叶总体上讲很不错,但是名优茶少,真正打响品牌的茶叶更少,品牌多乱杂现象严重”,在大西南茶叶市场,一位经营茶叶十多年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说,四川茶叶品牌太多,且各个品牌之间没有细分,优势不明显,这样消费者选择起来就很困难。

据了解,产茶大县名山县就有500多家茶企,每家茶企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杂乱多现象明显;以竹叶青为代表的峨眉山茶被茶界公认为茶中精品,除“竹叶青”、“仙芝竹尖”、“一枝春”、“峨眉雪芽”等28家有品牌的龙头企业外,全市还有大小75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品牌仍然存在多、乱、杂、散现象。按照这样计算,在总面积48.5万多平方公里,种茶面积就占348万亩的四川,全省估计有近万家茶企,品牌数量、品牌种类、品牌质量更是良莠不齐。

四川是一个产茶大省,各个产茶县都有很多茶叶品牌,如“一枝春”、“峨眉雪芽”、“巴山雀舌”等,茶叶品牌多、乱、杂、散现象严重,各个品牌企业之间存在无序竞争。

川茶为何呈现如此现状?品牌建设的出路在哪里?本报将邀请业内专家共同探讨。

实习记者 王红英

新闻推荐

峨眉山:经营“中国第一山”

(上接1版)2011年年报显示,宾馆客房及餐饮收入占峨眉山总收入的23%。作为发展的重点之一,现有各类客房268间的红珠山宾馆仍“一床难求”。马元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拟投资2.42亿元改建红珠山七号楼,...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