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蜀中海棠盛景与海棠诗(上)
成都沙河畔海棠盛开。据中新网
唐代女诗人薛涛画像。
诗人陆游像。
□朱文建
要说唐诗中最“红”的花,一定是成都的海棠花。唐宋时,成都海棠曾盛极一时,艳放全国,而海棠诗更是一种时尚之风,吟海棠赞海棠之声此起彼伏。世事如烟,在历史的记载里,我们仍能感受到昔日海棠的风靡盛景。
壹
濯锦江头几万枝
《寰宇记》记载了成都海棠的盛景:“成都海棠树尤多,繁艳未开如朱砂,烂熳稍白,半落如雪。”当时的成都处处有海棠,是由海棠花簇拥着的城市。
西汉时期成都就有海棠花了。司马相如《上林赋》说:“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橪是指枣,柰就是海棠。海棠二三月开花,秋季结果,不仅赏花,而且食用,如梨如李,又如俗称的花红。宋代陈思《海棠谱》说:“棠之称众,若诗有蔽芾甘棠,又曰有秋之杜。”这就是甘棠,所谓杜梨、棠梨。并引《吕氏春秋》说:“果之美者,棠实。”又俗称有地棠、沙棠,味道如同李子,无核。
川西地区早就有垂丝、木瓜、西府等海棠品种,不同的海棠将成都这座都城装扮得秀丽动人。
红白相间露娇艳,濯锦两岸连青天。天下谁人能不识,花中海棠是神仙。唐代,成都锦江边不仅盛开着木棉花,而且生长着大片大片的海棠,红里开白,白里透红。诗人晏殊只听说过西蜀海棠是如何艳丽、如何繁盛,久闻其名的他终于来到成都,见到世人称道的成都海棠,欣然运笔《海棠记》道:“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纵使许昌诗笔健,可能终古绝妍辞。”
成都曾有碧鸡坊。南朝梁《益州记》:“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唐杜甫《西郊》诗云:“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唐宋时这一带也是海棠花盛开的地方,陆游《海棠》说:“十里迢迢望碧鸡,一城晴雨不曾齐。今朝未得平安报,便恐飞红已作泥。”
碧鸡坊是薛涛的居住地,因元稹的一去不回,在望眼欲穿之后,将这份情感埋在了心里,郁郁寡欢,闭门谢客,先是在浣花溪每天与浣花笺相伴,年老做不动笺纸了,就搬到了碧鸡坊。西川节度使李德裕知她是喜花爱花如花之人,特地送来了棠梨花。薛涛亲手栽下了棠梨花,作《棠梨花和李太尉》说:“吴均蕙圃移嘉木,正及东溪春雨时。日晚莺啼何所为,浅深红腻压繁枝。”棠梨花白,海棠花红,交相辉映,象征着人既美丽又聪明伶俐。
蜀中许多地方也遍植海棠,嘉州就有海棠香国之称,唐代薛能在嘉州任知州时,就对这里的海棠十分醉心,赞美说:“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蜀中广记》说,嘉州的海棠以紫色黄色为主,花小而鲜。无独有偶,大足也有著名的海棠园香霏阁,同样称之为海棠香国。洪雅“春多暇日,地富海棠,幸得为东道主”。在当时成都还建有海棠楼,就在成都府治西,是专门用于观赏海棠盛景所用的。
贰
色之美者惟海棠
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容貌,或雍容华贵,或清新简洁,或搔首弄姿,海棠花品质超群,雅俗兼备。中国有四大名花,海棠、牡丹、梅花、兰花,并称“春花四绝”。四花又分别誉为国艳海棠,国花牡丹,国魂梅花,国香兰花,而海棠为四绝之首。
海棠具备色、韵、神、香的特点,特别是海棠的“色”,让人为之倾倒,宋代韩维《展江亭海棠四首》说:“昔年曾到蜀江头,绝艳牵心几十秋。今日栏边见颜色,梦魂不复过西州。”
韩维少年时随父亲韩亿到四川,蜀江就是锦江。年少时在锦江边一睹了海棠芳容,几十年来魂牵梦萦,现在在展江亭又看到了海棠容颜,也不必再去千里之外的西州了。
海棠的神韵在于红白间,宛如美女嘴唇脸颊,娇艳无比,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说:“望之绰约如处
女,非若他花冶容不正者可比,盖色之美者,惟海棠。”一语道出了世人爱海棠的原因。
唐代宰相贾耽为海棠花的风姿绰约所倾倒,作《花谱》书称海棠为花中神仙,沈立《海棠记》说:“惟唐相贾元靖耽著百花谱,以海棠为花中神仙,诚不虚美耳。”时人称海棠为花中仙子。
蜀人爱海棠,养海棠,敬海棠,夸海棠,加上海棠花的艳丽多姿,早已是名声在外,蜀地海棠可说是独树一帜,称名于全国,有到他乡去营生的蜀人镏梦炎道:“野棠青子来青鸟,霜日清妍欲近人。忽见娇然红数萼,故乡愁思不胜春。”思念故乡的海棠欲望之盛,情真意切。
叁
纵有千金无买处
蜀中海棠金贵,有外地人以能得到蜀中海棠为荣,这成为一种时尚。
唐代羊士谔寄书给蜀中的好友萧员外,问能寄株海棠来吗?萧员外得书一笑,这个要求没问题,蜀中海棠遍地都是。羊士谔得到萧员外寄来的海棠喜不自禁,作《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珠履行台拥附蝉,外郎高步似神仙。陈词今见唐风盛,从事遥瞻卫国贤。掷地好词凌彩笔,浣花春水腻鱼笺。东山芳意须同赏,子看囊盛几日传。”赶紧招来好友,一边喝着酒,一边同赏海棠。
宋《冷斋夜话》载,唐明皇李隆基在沉香亭夜召太真妃,由于她饮酒到很晚还没有苏醒,于是命高力士叫宫女扶她过来。妃子是醉韵残妆,鬓乱钗横,不成样子,拜也拜不了,李隆基笑说:“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也。”苏东坡由此说:“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
在如此的盛况之下,蜀中海棠流向江南各地。沈立《海棠记》说,海棠在蜀中虽大受称道,但蜀人并不十分重视,这也许是见惯不惊的缘故。京城江淮一带竞相种植,“每一本价不下数十金。名胜名园,目为佳致。”
宋人王诜(字晋卿)《玉楼春·海棠》说:“锦城春色花无数。排比笙歌留客住。轻寒轻暖夹衣天,乍雨乍晴寒食路。花虽不语莺能语。莫放韶光容易去。海棠开后月明前,纵有千金无买处。”可见海棠在其他地方是十分珍贵的。
出于江南的海棠又称为南海棠,花比较小,颜色较深,不是那么鲜艳。“棠性多类梨,核生者长迟,逮数十年方有花。”有的要数十年才开花,海棠生长很缓慢。江南以前也有海棠,公元前约五百年,有吴王夫差大修园林,造梧桐园和会景园,“穿沿凿池,沟亭营桥,类多茶与海棠。”虽说园林还比较单一,但也是一个雏形,其中就种有海棠。但到了唐宋,海棠在江南就成了稀缺物,这或许是很长时期少有种植的原因。蜀地刮来了海棠风,于是就出现了“竞相种植”,“每一本价不下数十金”的兴旺形势。
新闻推荐
洪雅中山茶市茶商正在鉴茶。现场直击□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周金泉文/图2月21日,久负盛名的洪雅县中山镇中山茶市新...
洪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洪雅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