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勤耕耘 争做时代“领头雁”
倪伟以延伸丹棱桔橙产业链、提升丹棱桔橙附加值为自己的创新动力。张伟(右)为群众销售兔子。黄旗惠(左二)关注社区大小事,贴心为民服务。叶小刚在打理无花果园。
编者按
曾经,“80后”“90后”在长者和前辈的呵护中成长;如今,他们已扬帆起航,逐渐成为新时代的“领头雁”。
扎根基层8年,创新服务群众的黄旗惠;直播带货,带领群众走出特色发展之路的张伟;返乡创业,争当致富带头人的叶小刚……新时代,这些“80后”“90后”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砥砺前行,在各行各业中发光发热。
一年之计在于春。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奋斗故事,直击他们如何在春日里辛勤耕耘,在实现个人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在各自领域织就一幅幅生机蓬勃、昂扬向上的美好画卷……
倪伟
以酒为媒 努力延伸丹棱桔橙产业链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涵 文/图
“这个春天我主要忙两件大事,一是研发新的果酒产品,二是筹备一个融合一二三产业的梦工厂项目。”3月14日,位于丹棱县丹橙果业园区的四川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一片忙碌,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倪伟和研发团队紧盯生产线上产出的每一瓶新款果酒,试生产宣告成功后,这款新果酒将以每天3万瓶的速度全速生产,迅速进入全国各地的餐饮企业。
1993年出生的倪伟今年还不满30岁,但已经返乡创业4年。倪伟出身酿酒世家,父亲经营着丹棱县知名白酒品牌,他从小耳濡目染,对酒的情怀早已刻进了他的骨子里。在他心中,固守一个品牌、一个味道、一方土地都不是自己奋斗的初衷,如何借助丹棱县成熟的桔橙产业,创新将果与酒结合,最大限度延伸桔橙产业链、提升桔橙附加值,才是自己的梦想。
当传统工艺与创新思维相结合,注定会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从2019年开始,倪伟和研发团队运用现代发酵与调融工艺技术对传统工艺改良,结合水果精深加工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于2020年4月成功研发出“果小酒”系列品牌,因独特的风味、良好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果小酒”一经问世便深受市场好评,迅速进军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深圳等地商超,在果酒市场闯出了新天地。2021年,该公司产值达8000万元,在延伸丹棱桔橙产业链的同时,带动眉山周边约8万农户增收致富,间接为社会各界约1200人提供了创业就业的平台和保障。
“丹棱是公司的发源地,我们常怀感恩之心思考如何把丹棱桔橙这个金字招牌喊得更响亮,让更多果农受益,所以有了建设一个梦工厂项目的想法!”据倪伟介绍,预计6月份开工建设的威兰特梦工厂项目占地50亩,计划立足丹棱桔橙,在常规的规模生产之外,将果酒的生产、消费场景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旅游目的地,真正践行以一产带动二、三产,以产业振兴乡村的国家战略目标。该项目产品和场景将尽可能地覆盖农特产品各个门类,打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全力助推丹棱桔橙品牌再升级和乡村振兴。
张伟
直播带货 带领群众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侨 文/图
“要50个土鸡蛋吗?好的,我下班就给你带回来。”3月22日一早,仁寿县汪洋镇田湾村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张伟就不断接到订购当地土特产的电话,且多是“回头客”。
接连不断的订购电话背后,是张伟直播带货的人气积累。
2021年8月31日,34岁的张伟从仁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下派到田湾村,担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为了干好工作,一上任,他就开始进行走访摸底,实现了与995户村民户户见面。
“其实田湾村是有产品的,只是没有销售渠道。”走访中,张伟发现,田湾村是一个纯农业村,没有特色农业产业支撑,导致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殖一些小家禽,并且全部生态养殖,从不喂养饲料。对此,如何打开这些生态农产品的销路,成为张伟不断思考的问题。
2021年11月初的一天,正值田湾村柑橘成熟之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伟将自己的亲戚朋友拉进了一个微信群,在群里为当地柑橘“代言”。没想到,群友们纷纷下单,当天,他就帮果农带了300余公斤柑橘到仁寿城区。待到挨家挨户送完,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尝到了“带货”的甜头,张伟想到了直播。
说干就干,他马上实名注册短视频账号,并自学直播技巧,与“粉丝”互动。一段时间里,树上的柑橘、林下的家禽、村里的美景等,都成了他分享的内容。
“通过直播带货,我们积累了不少客源,村干部们都自愿化身跑腿员,义务为群众售卖土特产。”张伟说,曾经有一天,来了2000枚土鸡蛋的订单,自己开车在村里来回跑了300公里,和村干部一起,从群众家中最终收到了1782枚土鸡蛋,不足的土鸡蛋还是去隔壁村收购的。
由于品质好、讲诚信,“回头客”越来越多,“新客人”也不断增加。经过商议后,田湾村决定规模化、专业化地长期经营“代销”事业,村集体经济以固定资产入股,招引了两名业主,共同成立了仁寿县田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我们以市场价收购群众的农产品,再把好质量关,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不断打响我们田湾村的生态品牌。”张伟告诉记者,除了售卖土鸡、土鸭子、土鸡蛋、柑橘以外,下一步,田湾村还将销售本村的优质大米、新鲜蔬菜、腌腊制品等,不断丰富产品种类,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黄旗惠
在基层治理中更好地服务群众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允浩 文/图
从网格员到社区党委书记,8年磨砺,让“90后”黄旗惠对工作有了特别深的感悟:“当网格员使我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当副书记锻炼了我的统筹、协调能力;每天和群众打交道,给了我很大的干事底气和勇气。”
围绕群众身边小事,从20来岁干到30出头,黄旗惠扎根基层治理一线,以群众需求期盼为导向,创新工作方法,守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加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特别是担任东坡区大石桥街道高灯社区党委书记一年多以来,一个个“第一”、一项项“创新”,爱“吃螃蟹”的高灯社区动作频频,“高灯是我家”的理念深植居民心中。
基层治理是社区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黄旗惠在工作中发现,适用于某个小区的方法有可能会在其他地方碰壁。经过长期走访、调查,在她的大力推动下,高灯社区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基层治理之路。用黄旗惠的话说,“分为三条线、厘清大小事”——
其一,有物业的小区。作为东坡区首个成立环物委的社区,高灯社区迈出了坚实一步。“从筹备、选举到立规矩,过程非常复杂。预计4月中旬将正式出台实施细则,‘30条’条条都是干货,以后每个月都对标开展工作、监督工作、检验工作,年底再把结果反馈给房管部门。”黄旗惠介绍。
其二,安置房和城中村。黄旗惠认为,既然大的现状无法改变,那就必须尽可能改善基础设施,以此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对于安置房和城中村,社区除了清掏沟渠、配备灭火器以外,还为3、4、5组安装了87盏太阳能路灯,使之成为居民夜间出行的“保护神”。
其三,老旧小区。针对老旧小区无物业、基础设施差、服务能力弱等情况,2021年11月起,社区在5个老旧小区开启“自治管理委员会”模式。其中,自治管理委员会配备成员不少于3名,均由居民自主选举产生,都是在小区居住时间长、有威望、热心肠、有话语权的居民,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社区需要做的,就是引导自管委通过人情发动、人缘带动、友情联动方式凝聚亲邻共建力量。”黄旗惠笑言。
事实上,黄旗惠的点子远不止这些。今年内,社区还要出实招,即组建一家以党员为主的物业管理公司。黄旗惠解释说,在“三条线”的基础上,在更好服务群众方面再下功夫,“一竿子插到底”。
叶小刚
返乡创业 争当致富带头人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莉 文/图
黝黑的皮肤,胖胖的身材,脚踩一双带泥的运动鞋,修剪枝条仔细而专注……3月24日,在眉山天府新区北斗镇金耀村的一片无花果园,记者见到叶小刚时,他正在为果树修枝。
生于1981年的叶小刚是金耀村本村人。小时候,眼见村里水源缺乏,经常干旱,庄稼收成不好,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一心希望能靠自身努力摆脱贫穷。长大后外出务工,从做搬运工到长途物流司机,他一直踏实肯干。
2011年,靠着多年打拼积累的人脉与经验,叶小刚在成都创办了一家交通设施公司,公司每年纯利润能达到30余万。但是,一次和同村年轻人偶然的交流,却让他放弃了蒸蒸日上的事业,转而回乡当起了“新农民”。
2014年,回乡探亲的叶小刚在和同村年轻人交流中了解到,由于村里大部分是山地,单纯的种植根本赚不了钱,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曾经种庄稼的山坡地变成了撂荒地。这让他萌生了回村发展、带领村民一起致富的想法。
“当时就想带着村民一起致富,也想证明,家乡的土地里也能够有大发展。”回忆起当时的决定,叶小刚丝毫不悔。
说干就干。经过多方考察,叶小刚在村里租下了270亩山地。第二年,他又投资50余万元整理土地、修建蓄水池、安装排水管等,种上了无花果苗。当年,他家农业基地的无花果就有了3万多元收益,虽然不多,却给了他莫大的信心。
无花果不易保存、采摘要求高、不宜长距离运输、丰产期采摘过程中又出现烂果现象……在种植过程中,叶小刚遇到了种种困难。对此,他引进先进设备,四处求教农技专家……在一步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基地始终处于不盈利的情况。
很多人劝叶小刚放弃,但他却说:“我是一个农民,对这片土地是有感情的,带着村民致富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呢!”
靠着坚定的信念,2021年,在解决烂果、鲜果储存难等问题后,叶小刚的无花果基地通过卖鲜果、无花果干、生产无花果蒸馏酒等,实现了年产值120余万元。
在叶小刚的带动下,金耀村周边村民也实现了就近务工。高峰时段,每天有50多名工人在果园务工,每人每年能挣到数千到2万余元不等。同时,他配套建设的冻库和烘干设备,还为村里其他果农提供了存储水果服务,帮助其延长水果销售期,提高了收益。
新闻推荐
俯瞰丹齿精工整体搬迁项目。西南晚熟柑橘产业集群项目建设现场。S401线崇杨段项目建设现场。丹棱县幸福古村幸福岭项目建...
丹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