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德祥文化大院 服务农民 助力基层文化更加繁荣

眉山日报 2022-03-03 03:01 大字

装裱一新的字画给德祥文化大院增添了“新颜色”。文德祥(右)不但是乡村文化带头人,还是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老文,恭喜你的文化大院获得全国先进!这里的文化元素该更新了,今天我们给你送点本地文艺工作者的文化作品,希望你更好地宣传丹棱、宣传眉山!”2月28日下午,丹棱县文联相关负责人带着精心装裱的14幅眉山文化名人创作的字画,来到位于丹棱县张场镇文武村的德祥文化大院。大院主人文德祥连忙接过这些作品,替换掉墙上的旧字画。一番忙碌之后,文化大院有了“新颜色”。

近日,丹棱县文武村德祥文化大院被授予“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先进集体”称号。从养猪大户到当地文化名人,从一套卡拉OK设备到全套文化服务设施,从一个广场舞院坝到全国先进,文德祥和他的德祥文化大院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众筹公共文化”实践道路。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涵文/图

一个文化院坝

把欢乐“种”进群众心里

“以前我养猪,每年出栏200多头生猪,日子过得很滋润。平时我喜欢唱唱跳跳,但是找不到活动阵地,思来想去,干脆决定自己搞!”文德祥说。

2013年左右,一件小事触动了他。为响应把乡村文化活动铺天盖地搞起来的号召,村里要进行宣传,制作了一幅大型标语,但是没有合适的悬挂地点,村干部就说,“文德祥,你的房子宽、位置也当道,标语就挂你家房顶!”

看着醒目的宣传标语,文德祥动了心:“干脆整成名副其实的文化院坝吧!”2014年前后,文德祥拆掉上千平方米的养猪场,建设了舞台、院坝、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

有了地方,还缺队伍。文德祥充分结合本土文化特点,组建老年舞蹈队、青年女子文艺队等群众文艺队伍,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地群众文化活动需求。与此同时,丹棱县派来指导员,与德祥文化大院结对子,帮助他们提高节目创编水平。从2014年开始,每月28日成为文化大院的“老年活动日”,村里的文艺爱好者聚在这里唱歌跳舞、排练节目。逢年过节,文化大院还组织开展综合文艺演出,形成了大院天天开、活动月月有的良好局面,把文化“种”在了院坝里。

为全方位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2016年5月,文德祥将文化大院扩建到2000平方米,设置了卡拉OK厅、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荣誉室、书画室、室外健身广场等,配备了投影仪、音响、图书、电脑等设备器材,全天候免费向群众开放,成为“永不关门的文化大院”。

真正让德祥文化大院声名鹊起走向全国的,是一台属于村民自己的“村晚”。2015年,德祥文化大院自发举办了四川省首个“乡村春晚”,导演、策划、演员、剧务等都由本村乡亲担任,演出开支由政府部门和群众自愿众筹分摊。那年,当地群众度过了一个格外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回忆起当时几千名群众将院坝围得水泄不通的场面,文德祥至今还十分激动。

自此,“村晚”成为当地的新年俗,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推广。2021年,丹棱县被评为省级民间艺术“村晚”之乡,并承办了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8年来,德祥文化大院累计投入建设、运行和活动经费86万余元,举办文化活动120多场,培育群众文艺骨干52人,惠及周边群众3万余人次,打通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化+产业”

良性循环助推富民强村

“你这个胶带太短了,口子划的角度也不准确,会降低芽头的成活率。”连日来,在自家果园品种更新的同时,文德祥还关注着合作社果农的柑橘树管理工作,2月28日傍晚,文德祥在一处果园里示范爱媛嫁接技术,许多村民前来参观学习。文德祥自豪地说,在柑橘种植方面,村里很多果农都是自己的“徒弟”。

敢闯敢干,让文德祥尝到了甜头,他也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2015年,文德祥依托文化大院成立了“丹棱县小河水果专业社”,将文化大院打造成群众文化阵地和柑橘产业孵化中心,专业社统一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销售渠道,带动成员种出高质量晚熟柑橘。如今,专业社成员由最初的105户发展到600户,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多元。

多年来,德祥文化大院助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反哺公共文化,“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让文化大院充满活力,当地群众凝心聚力搞产业,群策群力办活动,全村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新闻推荐

老夫亦岂不自觉 姑与饮酒仍赋诗

董洪良◎川江都市报记者汤骏倘若话及历代名人诗文咏泸州,李焘之诗,尽管存世极少,但却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仅因为他是泸州知州...

丹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