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80后夫妻打造 “蓝莓王国”
夫妻俩查看蓝莓结果情况。采摘园的蓝莓。游客体验采摘乐趣。
本报记者 赵娜娜 文/图
在丹棱县仁美镇,有这样一对80后年轻夫妻,他们放弃大城市高薪稳定工作,毅然回到家乡,种植特色水果蓝莓。如今,他们创办的富山居蓝莓采摘园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重要节点。他们凭借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独特的慧眼闯出了一片天地,并为当地村民提供多个就业机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
他们就是今年31岁的徐杰和30岁的刘宇。
敢想敢拼
毅然回乡种蓝莓
7月9日,见到刘宇、徐杰时,他们正在采摘园查看蓝莓的挂果成熟情况。夫妻俩不时交流上几句,内容离不开蓝莓种植。
说到和蓝莓结缘的故事,刘宇说,“回乡种植蓝莓前,我以为一辈子都会在城里打工,平淡过日子。”然而,一次和朋友在成都采摘蓝莓的经历,她的想法改变了。“蓝莓被誉为是水果皇后,营养价值这么高,对人的身体好,我为何不引进回家种植,给乡亲带点福利回去。”刘宇的想法得到了丈夫徐杰的赞同。
说服双方父母后,他们开始为创办蓝莓采摘园做准备。“为了学习蓝莓种植技术,我们先后跑了全国几十个采摘园。培土、改良土壤、修枝剪条、培育新苗……每一项我们都要学,要揣摩,要专研,还通过网络了解蓝莓的生长习性和生理特性,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谈及创业初的艰辛,刘宇至今记忆犹新。
经过2年时间的准备工作,2013年,试种蓝莓成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刘宇和徐杰在仁美镇流转了52亩土地,开始大规模种植蓝莓。
“父辈们都是农民,对土地了解比我们深,他们在土壤改良上给了很中肯的意见,为我们种出生态、绿色、有机的蓝莓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刘宇说。
夫妻搭档
创业闯出新天地
采摘园的创办并非易事。从土地的流转,到果苗的栽种、基础设施的完善、地膜滴管建设、土壤肥力改良、遮阳伞的布置……一点一滴都凝聚了小两口的心血。“刚开始改良土壤时正值夏天,我们大多时候都要冒着大太阳在地里劳动,每个工作都需要精细操作。每天劳动完回家吃饭,端碗时手都在发抖。”刘宇笑着回忆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5月,刘宇、徐杰的采摘园顺利挂果投产,采摘期持续到7月底。每年,刘宇夫妇可以为当地提供30余个就业机会,仅人工投入成本一项高达10万元以上。
采摘园的开园,吸引了众多游客。不仅有本地游客,周边区县的外地游客也邀约一同前来采摘蓝莓。
来自东坡区的熊女士,专门驾车到丹棱仁美采摘蓝莓。采摘完后,还专门购买了一棵挂满果实的蓝莓树放在小车尾箱拉回家。“我家的小孩很喜欢吃蓝莓,买棵树回家既可以当作装饰,绿色养眼,还可以在家采摘,一举两得。”说完,熊女士和刘宇又交流起蓝莓种植的经验来。
据了解,5月13日开园后一周,采摘园大概接待的人数在3000人次以上。通过筛选发往成都各个超市,批发商,市场还有微商的优质果品以及本地水果经销商前往新鲜采摘,一周之内营业额大约在20万左右。如今,为了水果保鲜,注重细节的刘宇夫妇还在采摘园新建了冻库。
“下一步,我们打算再流转30亩,并新建蓝莓苗圃基地;2018年,力争把采摘园做成餐饮和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一条龙乡村旅游服务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会尝试提高蓝莓的附加值,开始蓝莓果酱、蓝莓酒的开发,希望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谈及未来,刘宇夫妇信心满满。
采访后记
为了梦想,他们勇于进取、不畏挫折;为了创业,他们不怕吃苦、敢想敢拼;凭借辛勤的汗水、无悔的付出、独到的眼光,他们闯出了一片天地;这是属于当代年轻人的风采和激情!梦想之花,经过汗水的浇灌,青春的脚印,最终结出累累硕果。
为这对80后夫妻点赞,为所有敢想敢闯、勇于追逐梦想的年轻人点赞。
新闻推荐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博物馆内,68名来自偏远乡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参加“圆梦心愿关爱留守儿童”阅读夏令营活动。当日,68名来自丹棱县王场小学的小学生在市文明办的协助下来到三苏祠博物馆。志愿者...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