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全域旅游打好“城市+乡村”组合拳 ——首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会考察侧记
本报记者 李幸/文 张忠苹/图
“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昨(8)日,参加首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会的代表,对眉山市中国泡菜城、三苏祠、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丹棱县进行现场考察,了解眉山市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眉山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岷江穿城而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秀丽的山水风光相得益彰。2016年,眉山被全球著名智库米尔肯研究院评为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被亚太旅游协会(PATA)评为当年亚太地区(二三线城市)首选旅游目的地。近年来,眉山确立了“全域产业化、全域景区化、全域生态化”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以游为主·统筹城乡”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全面启动实施“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计划突出全域布局、全业支撑、全民参与、全程服务,吹响眉山全域旅游发展的号角。
沿着大道,一路绿意盎然,与会代表来到了当天考察的第一站——中国泡菜城。2014年3月,眉山市东坡区泡菜园区更名为眉山“中国泡菜城”,规划面积13.61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泡菜食品及配套产业,重点打造泡菜加工中心、泡菜技术研发基地、泡菜质量检测基地、泡菜交易展示基地、泡菜文化旅游博览基地、泡菜教育培训基地、泡菜原料生产示范基地,即“一中心六基地”。目前,园区形成了集旅游商务会展、产业集群加工、原料基地种植为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是国家4A级景区。
绵阳市安州区商务和旅游局副股长温俊豪表示,这是自己第二次来到中国泡菜城。第一次来觉得很是意外,眉山竟然能将小小的下饭菜做成百亿大产业;第二次来是兴奋,因为这里已经做出了全域旅游的氛围。“全域旅游更多是一个理念,要将理念落地,需要一个个产品支撑,眉山中国泡菜城,有理念、有产品、有产业,三产融合得非常好。”
参观完中国泡菜博物馆和泡菜生产企业,与会代表来到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苏祠。位于眉山城西南隅纱縠行内的三苏祠,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它作为眉山最著名的文化品牌,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年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三苏祠既是一座开放式园林,也是一座展示两宋文化的博物馆。对于眉山来说,它是这座城市的记忆,是文明发展的标志,更是东坡文化最具代表的名片。
同样作为城市名片的,还有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在建设中始终坚持以“水”“绿”为底,紧扣“东坡”“月亮”“水”三个关键词,处处彰显东坡文化,让公园与城市交相辉映。如今,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成了眉山市民休闲娱乐、享受慢时光的绝佳去处。
“来眉山这两天,我每晚都去湿地公园,这里夜晚人很多,感觉眉山人都喜欢来这里休闲散步。这跟这次会议上有位专家的观点相似,做全域旅游,首先要满足当地百姓的需求,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就是这样。”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副县长阚宝奎说。同时他认为,在全域旅游方面,大同可以借鉴眉山的文化发展经验。
参观完眉山城区,与会代表又来到了丹棱县幸福古村。土墙青瓦的川西民居院落错落有致,蔷薇花开的老墙下,几个村民闲坐交谈……一派淳朴自然的乡村景象。
丹棱县旅游局副局长冉秋迟介绍道,该村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共同参与经营,打造古村落“民宿+度假”乡村旅游新模式,农民有了多重收入,每户年收入不下10万。不少代表纷纷感慨,全域旅游发展,真正让百姓分享了旅游发展的成果。
一路学习,一路交流,一路收获……眉山全域旅游发展“城市+乡村”的旅游模式,让与会代表感触良多。“眉山的三苏祠,讲好了东坡故事,发扬了东坡文化,做旅游,有故事才吸引人,眉山具备了这个条件。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则让本地居民享受到环境的福利。”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说,“建议眉山在‘旅游+工业’这块,多一些体验,让游客更好地参与进来。”
新闻推荐
绿色发展引领农业改革——两个果农折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丹棱路径”
“中国桔橙之乡”丹棱县,有杂柑类水果16万亩以上,其中以“不知火”为主的晚熟杂柑达12万亩,农民人均水果面积达1.3亩以上,职业果农达8万余人,占农村人口的73%。2016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68元...
丹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