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巢马城际铁路项目部起重司机方静:用起重机干“绣花活” 文图/记者 刘挺 通讯员 陈甜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巢马城际铁路项目部起重司机方静:
用起重机干“绣花活”
文图/记者 刘挺 通讯员 陈甜
3月1日中午,走进矗立江中的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Z4号中塔墩施工平台,沿着80吨码头吊的爬梯登上操作室,方静正熟练操作着这个庞然大物拼装塔吊。
高悬的操作室内,她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借助车载对讲机和监控摄像头,与地面人员相互配合,前倾、推拉操作杆……伴随着她的操作,钢索吊着铁钩上下起降、左右移动。
今年58岁的方静,担任起重司机已40余年。从学徒到技术精湛的“老司机”,方静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狭小的操作室里,为一座座世界级桥梁工程默默贡献“她”力量。
数十年如一日
用起重机干“绣花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操作起重机将数十吨的重物精准、安全地吊装到位,绝非易事。
“我们这个职业最讲究稳、准,最需要细致。”方静告诉记者,每天上班前,她都要全面检查设备,杜绝“带病生产”,操作过程中也要时刻保持心细手稳。“大大小小的配件起落稍有偏差,就有可能会损坏部件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操作起重设备,最关键的是做到“稳钩”。在方静看来,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专业性和责任心高度融合的工作,“心中的那根弦要时刻紧绷着”。
“稳住吊钩,先要稳住自己。”方静说,“地面指挥人员会用对讲机告诉我吊钩移动的位置、高度等,我根据他的指挥和视频监控系统显示的吊钩周围环境进行操作。不仅要操纵手柄、观察吊钩处吊装情况变化,更要集中精力分析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精准控制、小心慢放,确保安全施工作业。”
“操作在我手中,安全在我心中。”从业40余年来,从码头吊、龙门吊,到桅杆吊、架桥机,方静已熟练掌握运用各类建桥用的起重机械,练就了一身胆大心细、随机应变的本领,用起重机干“绣花活”,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她也因此先后荣获公司“三八红旗手”、岗位技术能手等荣誉。
甘守寂寞勤于奉献
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
两班倒,每班12小时,独自一人长时间在狭小的空间里工作,对起重司机的体力、精力和耐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遇到现场施工任务重,我们往往在操作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中午吃饭都是让同事帮忙送上来。”为减少攀爬次数,方静在上班期间还会特意控制饮水量。“现场施工是一条线,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生产任务就停滞了。我下去上厕所,其他人就都得等着我,这样就会耽误进程。”
“我们还要克服‘冬冷夏晒’的问题。”方静说,操作室内虽然配备了空调,但是由于长时间不能走动,夏天太阳直晒“越坐越热”,冬天一个班下来脚都会冻得冰凉。
“造桥人”扎根工地、四海为家,与家人“聚少离多”。
“我和爱人目前都在巢马项目部工作,他从事的是调度工作,现在我们就住在工地的宿舍里。”方静说,她和爱人结婚以来,几乎很少在一处工地。有时候就算在一个项目部,也是分隔两岸,遥江相望。“最亏欠的就是对老人和女儿的照顾,没有办法经常陪在他们身边,这应该也是所有‘造桥人’的心结。”
甘守寂寞、勤于奉献,尽管工作内容重复而枯燥,但看到在自己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座世界级桥梁工程拔地而起,方静十分自豪,“从业40多年来,我参建过港珠澳大桥、九江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等近20座桥梁工程!”
正在建设中的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将是方静职业生涯的“收官之作”。“我将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做好‘传帮带’,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方静说。
新闻推荐
全省今年首场安全用药讲堂在马鞍山市开讲本报消息记者王永霞通讯员杨欣实习生吴雨婷报道3月4日上午,今年安徽省首期安全用...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