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修复“生态伤疤” 再造“城市花园”

马鞍山日报 2021-04-20 01:56 大字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修复“生态伤疤”再造“城市花园”

——全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综述

春雨淋漓,万物更新。一场春雨过后,在向山镇癞痢山上,新栽种的200多棵苗木在风中摇曳身姿,将这片载满矿区历史的土地装点得生机盎然。昔日这片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废弃矿山,如今披上崭新的“绿衣”,正沐浴着春日的和煦阳光。

从“生态疮疤”到“绿色田园”,从“童山濯濯”到“芳草萋萋”,历史淌过这片土地留下岁月的痕迹,也将从这里续写崭新的生态篇章,见证马鞍山市加快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铿锵步伐。

打好“绿色牌” 念好“山水经”

从2012年8月底作为全国首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市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工矿废弃地整治为抓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不断加大复垦利用力度,通过多元化举措,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提升环境整体风貌。

素有“马钢粮仓”之称的向山地区因铁矿资源丰富,为马鞍山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过去长期超强度、大规模的粗放式开采,严重破坏了向山地区的生态环境,留下一道道的“生态伤疤”。2019年以来,马鞍山市启动了向山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并编制了《向山地区土地整治综合规划方案》,方案提出通过村庄搬迁、工矿整治等措施,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强力推进向山地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一方面,全力推进向山镇癞痢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将该矿山生态修复纳入长江沿线15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先后争取获得省级、中央财政补助资金658.63万元,治理面积21.5公顷(约323亩)。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治理任务并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的验收。

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向山镇丁山矿区生态修复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模式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支持雨山区城投公司与中钢矿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马鞍山市晟沃生态修复工程公司,专门负责雨山区向山镇丁山矿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截至目前,丁山矿区治理进展情况良好,丁山矿区边坡整治11个台阶已全部完成,边坡客土喷播已全部完成,矿坑回填土完成9万方,截排水沟治理已完成6000米,覆土复绿工作基本完成,复绿面积达160余亩,并通过了市级、省级验收。

走稳“生态路” “包袱”变“宝库”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扮靓了马鞍山的城乡和矿区,是马鞍山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的一片片苗圃花园,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三赢”。再造环境,改良了生态。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农村和矿区生态环境;复垦为林地或者其他农用地,绿化量明显增加,提高了林木覆盖面积,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田畴成方、树木成林、道路纵横、沟渠相连、山体披绿,大为改善了项目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有效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绿色矿山建设。

新增耕地,保障了发展。通过项目实施,在增加耕地的同时,也获取了建设用地指标,为全市耕地占补平衡居功至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仅上一轮废弃工矿地整治后,全市已获建设用地指标7626亩,有效保障了部分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

综合治理,提升了质量。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和技术标准施工,综合整治山、水、田、林、路,确保了复垦后耕地质量,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促农增收,改善了民生。对复垦为耕地的,及时组织耕种,发展多种经营,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打好新一轮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攻坚战,为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据悉,试点工作5年,全市共获批项目79个,复垦规模1万亩,新增耕地5000多亩、林地1000多亩、水面800多亩。新一轮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马鞍山市共立项10个项目,面积2261亩,目前正在组织实施阶段。

新闻推荐

同植“好人林” 共育“美德果” 马鞍山市首片“好人林”安家朱然文化公园

4月17日上午,市文明办特邀45位“好人”代表,前往朱然文化公园种下马鞍山首片“好人林”。记者储灿林摄同植“好人林”共育...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