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有准头 生活有奔头
郑明和吴先华老人在拉家常
帮扶有准头 生活有奔头
春节长假刚过去,郑蒲港新区白桥镇后港社区脱贫户吴先华的帮扶人郑明就前来家中“串门”。
一进院子门,老人就走上来,紧紧地握住郑明的手说:“过年你都来看望我好几趟了,今年日子好过多了,不用麻烦你跑这么多趟。”郑明笑着说:“老人家不用客气,咱们不是亲人,更胜亲人。”
聊完了春节,郑明给吴先华送了一份“新年礼物”——2021年郑蒲港新区产业园招工计划。“老人家您慢慢看上面的要求,家里有人觉得有合适的岗位就联系企业,期间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我会尽量解决。”郑明耐心地向老人解释招工计划中的内容。
“多谢关心!别看我年纪大,身体还算硬朗,一些不重的活我都能干。”吴先华高兴地说。
吴先华的老伴去世多年,当时日子还能过得去,但是短短几年,女婿、二儿媳妇患病去世,女儿因此受到精神上的打击患上了抑郁症。家庭连遭变故,吴先华成了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过年期间来看望她,就是为了了解实际问题,希望她在脱贫之后走上致富路。”郑明对记者说。
郑明一边给吴先华算账一边鼓励她说:“你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2014年建档立卡后,年收入增长到了每人13000元。而去年通过种植菊花、毛豆,加入户户联建光伏电站分红等项目,人均收入已经增长到每人近16000元。平时家庭医生也免费问诊,在你们的努力下,日子会一年比一年好了。”
这几年来,吴先华偿还了之前看病欠下的债务,住进了新房子并且换上了新的家电。今年春节,吴先华还置办了许多年货,打算年后带着去芜湖看望女儿,用吴先华的话来说,如今“生活有了奔头”。
据介绍,近年来,郑蒲港新区针对脱贫户生产发展需求以及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规定,并且落实到户到人,每户帮扶措施达9项以上。无论去年疫情还是汛情期间,驻村干部们都始终工作在一线,全力开展扶贫工作。每月,结对帮扶干部都会积极开展走访活动,帮助脱贫户制定帮扶方案,协助解决脱贫户遇到的生产生活困难。
除了规定中的走访活动,郑明也经常买一些生活用品和衣物,到脱贫户的家中走访探望。“他们总是客气地说感谢我的帮助,虽然他们不富裕,但是身上那种坚韧、积极、向上心态永远值得我去学习。”郑明说。
“这几年,我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低收入贫困户的困难与疾苦,也逐渐和他们建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感情,即使工作再忙也坚持定期走访。”郑明告诉记者,帮扶走访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段割舍不下的思念与牵挂。
文图/见习记者 宣昀昊 通讯员 丁刘彬
新闻推荐
大数据精准助力做大做强“智慧博望”本报消息记者慕继平通讯员李竞元报道博望区以区综合指挥中心为载体,依托大数据,在城市...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