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促成纠纷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花山法院构建纠纷多元化解长效工作机制
半小时促成纠纷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花山法院构建纠纷多元化解长效工作机制
8257元货款只付了800元,之后便将他人微信拉黑,电话号码也成了空号。催要货款无果,刘某某将叶某某起诉至花山法院。案件进入诉前调解程序后,花山法院联系上了叶某某,其认可货款的事实并同意调解。由于叶某某在外地工作,花山法院诉调中心调解员立即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在线调解功能组织双方进行调解。30分钟后,双方就达成调解协议,此起买卖合同纠纷快速结案。
这只是花山法院“一站式”多元化解纠纷的一个缩影。今年1—7月,花山法院进入诉前调解的民商事案件2167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52.3%,其中调解成功908件,调解成功率达41.9%。
整合多种资源 创新调解模式
据介绍,为构建纠纷多元化解长效工作机制,花山法院与花山区司法局、卫健委、妇联、工商联、住建局等部门联合制定诉调对接工作实施细则,完善诉非衔接流程;与江东街道金瑞社区结对,主动延伸司法服务,发现案件苗头提前介入、提前调处,让大量矛盾化于未发,止于未诉。同时,花山法院升级改造诉调对接中心,形成“一心六室”工作格局。“一心”即案件分流中心,内设程序分流员,对案件进行“要素式”筛查,分流推动“调”“裁”“审”加速运转。“六室”即专职调解员工作室、兼职调解员工作室、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商会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工作室、速裁法官工作室,负责纠纷分类化解。
花山法院通过激活各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创新多元调解工作模式。与审查立案对接,开展即时型调解,引进辖区65家人民调解组织的优质解纷资源,即时化解纠纷830起;与行业机构对接,开展协作型调解,成立商会、婚姻家庭、金融等专业调解工作室;成立“多元调”律师先锋志愿团,共接待当事人450人次、化解纠纷36起;与智能平台对接,开展全程型调解,深度融合“互联网+”审判调解工作,通过在线调解平台,化解纠纷908起。
出台实施意见 提升办案质效
此外,花山法院还向外借力,深化诉源执源治理。走访辖区内的街道、乡、村、社区,聘请“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干部、社区网格员、威望较高的社会公益人士等担任特邀调解员,组建特邀调解队伍,其中兼职调解员39名,专职调解员2名,根据调解员的知识背景、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组成类型化专业化调解团队,将调解员特长与纠纷类型相互匹配,优化组合调解资源。通过“法官+调解员”个别指导、专题培训、庭审观摩等方式,促进提升法律素养和调解水平,同时组成“法官+书记员+调解员”的执前调解队伍,团队化规范化进行执前调解工作。截至目前,特邀调解员共受理执前调案件171件,调解成功72件,调解成功率42.1%,结案平均用时17天,执源治理新模式探索初显成效。
为促进办案质效提升,花山法院还出台《进一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制度16项,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流程,推动多元解纷和分调裁审机制的规范运行。将鉴定引入诉前调解程序,通过诉前鉴定成功化解纠纷6起。推行“二分流一流转”模式,实现案件快速流转。建立“四员一体”新型审判团队,将特邀调解员编入道路交通、婚姻家事、速裁等审判团队,形成“员额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书记员”工作机制。法官指导调解员诉前调解,调解成功,出具法律文书;调解不成,调解员完成诉讼请求、证据、争议焦点、送达地址“四固定”,再由速裁法官审核是否启动简案快审程序,推进简案快办、繁案精审,促进审判执行提质提效。推进要素式审判方式改革,有效提高举证、答辩及审理效率。今年上半年,速裁快审团队受理案件880件、结案722件,结案率82.05%,平均审理周期28.5天。
记者 刘明培
通讯员 周耀虹
新闻推荐
育才路市场整治见实效8月20日早晨6点,雨山区平湖街道育才路市场门前,来自平湖街道城管中队的执法队员、湖西社区党员志愿者...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