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涨 河堤矮 筑埂忙 慈湖高新区天然河应急抢险记
水位涨 河堤矮 筑埂忙
——慈湖高新区天然河应急抢险记
记者 余齐斌 通讯员 褚玉良 邱雪
雨帘密布,雨水不停,汤汤天然河,水位逼堤顶!危急时刻,慈湖高新区紧急组织人员构筑子埂。650多人聚集在天然河南岸,齐心协力日夜奋战,600多米长的子埂似一字长蛇蜿蜒,坚挺地将膨胀的洪水牢牢阻拦。
水位上涨,第一波抢险者迅速出击
7月19日中午12点多,持续降雨加上上游来水,天然河水位继续上涨,位于南岸的林里社区大、小鹦鹉村600多米长的堤埂低洼处,离水面仅约50厘米。南岸内有近百户300名村民,有企业十多家、员工近百人,一旦漫堤进水,人民生命财产将遭受严重损失。
险情就是命令!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当机立断,高新区防指立即下达加高加固子埂的号令。
慈湖消防大队近20人赶来了,慈湖高新区公安分局30多名干警赶来了,高新区城管局60多名执法队员赶来了……挥锹取土装入编织袋,次第向前传递,再紧紧垒叠起来。在泥泞的河堤上,他们没有惧雨怕累,赤手传递编织袋,十多人的手指被编织袋及袋中泥土里的碎玻璃划破流血,有的指甲都断了,有的浑身透湿,但他们没有叫苦叫累,顽强坚持着。就这样,子埂在这批150人的手中增高加长……
人困马乏,第二波生力军及时来援
雨继续下,水位在涨,连续奋战五六个小时的首批抢险者人困马乏,急需替换。高新区防指紧急向市防指求援,并要求园区企业迅速支援。
万能达发电公司立即响应,半小时组建20多人的抢险队,火速奔赴河堤。这支队伍大多数人在30岁以下,战斗力强,在河堤上主动要求到传递装土编织袋队伍的最前面,干最重的活,把传递速度提高了一大截。
接到市应急管理局的指令后,中冶华天一个半小时组成了400多人的抢险队,其中不少是参与水环境治理的专业施工队伍。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和团队作战的威力,在构筑子埂的奋战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的志愿者30多人及时上堤助战;来自园区长江港口、立白日化等几十家企业的员工也纷纷前来助阵,成为有生力量。
搞好保障,抢险筑埂凌晨告捷
人心齐,泰山移。接力的第二波抢险队伍挑灯夜战,善打硬仗,你追我赶,连续奋战了六七个小时,至20日凌晨1点多, 600多米的子埂终于构筑完毕。据统计,在原河堤上加高40厘米的子埂,共用去编织袋3.6万条、硕大的防雨布20张。
抢险筑埂的高效率,离不开有效的保障,其中晚餐盒饭就需要近700份。原来供应盒饭的商家一下子做不了这么多盒饭,高新区紧急与夏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联系,迅速得到驰援,为劳累的人们送去了食物补充。深夜疲乏之时,万能达为公司抢险队员送来了牛奶、肉包、火腿肠、茶干等食品,增加了大家的干劲。
新闻推荐
消除安全隐患恢复整洁市容城管部门拆除132根不明立杆本报讯(记者余萍通讯员沈古新张平)在城市街头,各种不明立杆不仅侵占道...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