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新品助力“新基建”,不懈创新争当“领跑者”,东科半导体 “中国芯”,越“跳”越强劲

马鞍山日报 2020-06-19 00:55 大字

图为东科半导体生产车间。记者 储灿林 摄

研发新品助力“新基建”,不懈创新争当“领跑者”,东科半导体——

“中国芯”,越“跳”越强劲

新基建释放新动能

记者 刘挺 通讯员 张效彬

把指甲盖大小的电源管理芯片放在显微镜下,如同俯瞰“一座宏伟壮观的超级城市”:密密麻麻的纳米级元件整齐排布,复杂精细程度令人惊叹不已。

坐落于马鞍山经开区的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科”),便是一家专注在“指甲盖上筑城”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成立11年来,凭借心无旁骛的创新创造,其自主研发的电源管理“中国芯”,不仅性能跻身国内一流,部分技术更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行业发展的赛道上不断跑出“中国速度”。

面对奔涌而来的“新基建”浪潮,手握核心技术与研发优势的东科,正以抢先布局的氮化镓芯片为突破口,通过迭代升级的新产品,为“新基建”不断注入“芯”动能,加快实现从“跟跑并跑”向行业“领跑”的转变。

一滴水里观沧海。

自主创“芯”努力迈向中高端,东科的成长故事,不仅是马鞍山市加快发展“芯”产业、重塑竞争新优势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力追赶超越的生动缩影。

创新托起“中国芯”

手机、笔记本电脑、PAD、智能穿戴设备……当你在享受这些电子产品带来便利的同时,往往不会意识到,它们平稳运行的背后,都有电源管理芯片的“功劳”。

2009年成立于宁波、后将总部整体搬迁至马鞍山市的东科,深耕这一领域已经11年。

“通俗来说,电源管理芯片就是将220V市电转化成直流稳压电的核心器件。无论是家电、数码产品还是工控设备,只要涉及到电能转换,都会用到它。”公司副总经理杨伟真释疑。

彼时的国内市场,几乎被海外巨头“垄断”。立志“掌握核心技术”的东科,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里突围,除了创新,别无他法。

“指甲盖上筑城”,难度可想而知。

“创新,意味着几乎没有先例可循,完全靠创意和经验技术积累。既要切中需求‘痛点’,又要做到技术领先,就必须在准确把握行业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并反复进行验证测试提高良品率。唯如此,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杨伟真说,“芯片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每一颗成功量产的芯片背后,都有着无数次失败的经历。”

从失败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

得益于一支支由教授、博士等领衔的稳定研发团队,以及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让东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活力——

为进一步减少元件数量、降低成本,从2009年起,东科瞄准自供电技术展开攻关,从研发到商用历时五年,该项专利技术至今全球领先;攻克自供电技术后,东科又将目标瞄向了可大幅减少整流损耗的同步整流技术,经过四年多的研发,在业内首创双引脚同步整流解决方案,成功打破了制约效率提升的“瓶颈”,再次拿到“世界第一”……

方寸之间,创新不止。

凭借一个个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东科造”电源管理芯片的技术水平不仅成功跻身国内一流,与国外同类产品实现“并跑”,更成功获得了市场垂青。东科的电源管理芯片,已成功应用于美的、海尔、格兰仕等品牌的家电产品和大量移动数码产品上,在18W USB PD快充领域市场占有率高居全国第一。

“过去‘上门卖产品’,现在‘登门买产品’,这是创新带来的喜人变化。”杨伟真说,得益于众多关键核心技术的加持,“东科造”芯片已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疫情期间依然订单不断。“去年公司营收在1.4亿元,今年预计达到2亿元,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势头。”

发力抢抓“芯”机遇

“新‘基’遇就是‘芯’机遇。”在杨伟真看来,“新基建”催生了广阔市场,为芯片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红利”。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男子为赶上高铁 翻越检票口闸机 铁路警方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男子为赶上高铁翻越检票口闸机铁路警方对其作出行政处罚乘坐高铁误点,男子没有选择改签车票,而是翻越检票口的闸机,结果被巡...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