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人间烟火

新安晚报 2020-04-29 10:22 大字

□马鞍山王媛

年前,和哥哥嫂嫂们在父母家准备过年的各种事宜,煮餐具,换碗筷,拾掇橱柜时,找到了一只小碗。这是我儿时吃饭用的专用碗,印象中是3岁到5岁左右的那段时间。而之后各个时期用来吃饭的碗,大都记忆模糊,也因着各种原因而不见和不在了。

这只碗,碗口直径不过11公分,高也就7公分左右,碗的内沿上烧制有3株绿色的结着果实的植物,看模样应该是谷穗之类的庄稼。碗底是一株向日葵,而在碗的外壁面碗口处,则烧制了一圈由红色的“工农联盟”字样和向日葵图案组成的花纹,时代特色很浓。碗底的碗托内还赫然印着“中国景德镇”的字样。

对于这只碗,之所以印象那么深刻,是因为我三岁的那年,正是1976年。虽然后来慢慢长大才知道,那一年发生了许多可以被铭记的历史事件,但对于年幼的我来说,唯一记得的只有那年夏天的这只小饭碗。

记得那一年为了预防据说是随时到来的地震,家家户户晚上都不敢在室内睡觉。只捡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随身带着,比如吃饭的锅碗瓢盆,洗澡的木盆等等,其中,就有我的这只小饭碗。记得当时家里这样的碗一共有2只,另外一只是专门盛放佐粥的酱菜用的,好像在一次被安排轮流洗碗的过程中,被哥哥们失手打碎了。

记忆中,那年夏天的白天很长,父亲母亲带着我和两个哥哥,一家五口人挤在铺了凉席的大床上,吃饭,睡觉。那年的那场地震,让很多家庭的亲人瞬间就阴阳两隔,那年也有四位伟人相继去世。而我,之所以对这只小碗念念不忘,可能是那年夏天,年幼的我在潜意识里,对于不在固定的餐桌上吃饭,不在固定的座位上用餐,天黑又不在固定的房间里睡觉,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吧。幼小的年龄里,对于日常生活秩序被打乱,有一种本能的害怕和茫然,只是因为还有吃饭的小碗在手,而踏实镇定许多。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记不得曾用过多少餐具,也曾失手打碎过多少碗碟了,而当年用这只小碗给我盛饭夹菜的母亲,也在去年离我而去。万幸的是,这只小碗还完好地存在着。我把它带回了家,仔细收藏起来。看着它,我就会想起母亲曾为我,还有我的孩子做过的一粥一饭,一菜一蔬。看着它,我也会想起,在母亲生病期间,之前从未去过菜场的我,忙乱而笨拙地为妈妈做过的可能并不适口的一碗又一碗羹与汤。

也许,真的是世道有轮回吧,四十多年前,为了防地震,父母带着年幼的我们不敢滞留在室内,以躲避随时可能突如其来的灾难,而四十多年后,为了杜绝看不见摸不着的新冠肺炎感染,我们和孩子也只能宅在室内,以抵御疾病的侵犯。而在今年众所周知的疫情下,我和孩子宅在家里,孜孜不倦地解锁着一日三餐。我也会用他的专用饭碗为他盛出一碗又一碗或可口或“黑暗”的日常菜肴,只是希望很多年以后,他也可以想起这一碗人间烟火里的至真至味。

山河依旧,四季如常,有些事、有些物,有些人也如生命的背景,被岁月不动声色地暗暗更换。我将一天天老去,孩子也在慢慢地长大,母亲更是永远地离我而去了。正如影片《寻梦环游记》反复强调的那个主题: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而汪曾祺老先生也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所以,我想,在这永远也不会为谁而减速的时间湍流中,唯一可以和岁月把盏言欢的,也许只能是你我每日每餐,手中捧着的这一碗又一碗人间烟火吧。

新闻推荐

解放路街道东苑社区职工之家助餐点正式开放 让职工、居民吃上“方便饭”

解放路街道东苑社区职工之家助餐点正式开放首日,居民排队点餐。解放路街道东苑社区职工之家助餐点正式开放让职工、居民吃...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