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上前线” 共筑疫情“防护墙” 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疫情防控一线综述

马鞍山日报 2020-03-23 00:46 大字

记者 张令琪 通讯员 王磊 赵广超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身边有一群“新面孔”全心全意为我们守护,他们用自己的“逆行”,诠释着责任和担当,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他们就是马鞍山市下沉疫情防控一线的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

“党有号召,我必响应。”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委组织部先后抽调三批631名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赴主城区居民小区卡点充实基层管控人员队伍;根据开发园区实际需求,会同市直机关工委分两批次抽调65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包保联系马鞍山经开区、慈湖高新区企业,协助开展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守住“阵地” 他们是“战斗员”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2月11日,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抽调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充实加强基层管控人员队伍的通知》,在前期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包保协同社区党组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动员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组成首批防疫突击队“硬核”增援基层一线,前往70个城市社区的居民小区和对点包保的园区企业驻守。

疫情就是集结号,党员就是先锋队。2月11日晚,由201人组成的“防疫突击队”集结完毕。次日,忙完当天工作后,“防疫突击队”队员分散到各居民小区卡点,报到上岗。

“党员干部们的到来,帮了我们的大忙。”慈湖高新区管委会经贸发展部工作人员杨永慧说。为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在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先后选派了65名党员干部赴马鞍山经开区和慈湖高新区,包保园区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实际困难,助力疫情期间经济重回正轨。

筑牢“堡垒” 他们是“防护墙”

他们三十多天的坚守拉近了干群间的关系,也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筑牢了“暖心堡垒”,为人们带去战“疫”必胜的信心。

他们中,有的收到了居民送来的一次性手套,有的在雪夜喝上了志愿者特地送来的暖身姜汤,有的在“三八”妇女节获赠一捧鲜花……“这种被陌生人‘爱’着的感觉很美好!”马鞍山市总工会党员汪慧说。

市农业农村局的党员孙兰是市直机关第二批下沉干部,2月25日,她来到春晖家园一期北门报到,接过了疫情防控“接力棒”。当她收到“三八”节鲜花的时候非常感动:“好惊喜,没想到。”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隔远了,但正是有这样一群在疫情一线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坚定了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听党话、跟党走,干群携手共度疫情“寒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争当模范 他们是“先锋兵”

“这次值守是难得的体验。”卡点上,下沉党员干部们说得最多的便是这句话。“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基层工作很不容易,跟一线群众打交道,都是很细很杂的事儿,涉及面很宽,十分辛苦。”市纪委第九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童辉感慨,在抗击疫情最关键的时刻,社区干部基本上不着家,奋战在各个卡点上。

第三批下沉干部江东控股集团党员王忠祥也深有体会,“当人们觉得外面还十分危险的时候,社区工作者们冲在了一线,能与他们并肩战斗我感觉很光荣。”

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从值班的第一天开始,市委党校副教授陈群祥便坚持每晚回家整理手记,共撰写了13篇手记,并发表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将心中的文字化为抗击疫情的力量,给予更多人胜利的希望。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一批又一批的机关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奔赴“战斗”一线,与广大基层群众一起,肩负着最繁琐复杂的社区工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巩固了主城区疫情防控的良好局面。

正是有与社区工作者们相处的日日夜夜,下沉的党员干部们更加理解基层的不易。“以后像这样机关干部下基层的形式还要多组织一些,多接触群众,工作才会更踏实。”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将珍惜这段弥足珍贵的基层一线值守经历,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新闻推荐

大疫无情 人间有爱 马鞍山五批共12万毫升血液驰援武汉

2月20日上午,满载全市人民深情厚谊的26000ml首批爱心血液从市中心血站出发,驰援湖北,踏上了护佑生命的新征程。自新冠肺炎疫...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