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成长 成就师者幸福
▲马鞍山市首批名师丛书
▲全市中小学名师丛书首发式现场
▲每学期主题课堂研讨活动
▲庄庆松名校长工作室走进雨山区南山小学
▲外出交流课
▲走进上海实验东校交流
▲工作室走进师范附小东方城校区开展活动
▲雨山区南山小学宋颖姿老师执教英语课
2020年春节前夕,马鞍山市中小学名师丛书首发式在市教育局举行。马鞍山市首批6册名师丛书正式发行。这6本名师专著运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提炼思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生本性和应用性,对提升名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让广大年轻教师更好地学习、借鉴、践行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名师丛书的发行,是马鞍山市积极发挥名师引领作用的一个缩影。从2006年马鞍山市成立名师教育工作室以来,截至2019年,全市共组建了44个“三名”工作室,其中,名师工作室25个、名校长(名园长)工作室9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0个。
目前,马鞍山市已形成了一支以正高级教师、省特教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高素质的名师队伍。在名师们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下,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成长起来,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更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大师,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份为人师者的幸福。
名师垂范,奋进有“坐标”
时间回流至去年3月28日的一个下午,在市红星中学的多媒体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来自马鞍山市三县三区的高中语文教师济济一堂,参加市学科带头人示范课,只为目睹马鞍山年轻的“80后”学科带头人——桂芳老师的风采。
登上讲台,桂芳老师的这节语文课妙语连珠、收放自如。令人尤为惊叹的是她手中的教案。与其说是教案,倒不如说是脚本,虽然只是一节公开课,但桂芳老师却做了一个专题的准备,厚厚的一本小册子。本节课是她整个专题中的一节课,有背景、有步骤、有成果,使得课堂有源可溯、有本可依。
除了对待课程认真细致,桂芳还是一个善于总结思考的人。集结了语文教学之路上的点滴,捕捉了课堂之外的每一个诗意瞬间,作为首批名师丛书作者之一,由她主编的《诗意语文——高中语文课堂内外的诗意瞬间》顺利出版了。全书以古诗文教学内容贯穿始终,辅以教学设计指导和教育教学随笔,对于年轻的一线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既能帮助他们打开教学思路,又能顺利展开课堂教学。
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桂芳老师在严格要求工作室成员的同时,能够率先垂范,很好地带动了工作室成员的工作热情。
“桂老师不仅有渊博的学识、驾驭课堂的能力,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语文人做事的态度。”工作室成员王宏胜老师说。
名师善教,缘于名师善学。对于工作室的其他成员来说,一个好的主持人,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激励奋进的路上,目标清晰,坐标明确。由庄庆松校长主持的“庄庆松名校长工作室”,就确立了“成就校长,引领教师”活动宗旨。
自2012年5月成立工作室以来,庄庆松校长至今做了三届的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先后三批吸纳成员校长22名,涉及全市5个县区,所有参与工作室活动的学校校长、老师几乎涵盖到马鞍山三县三区。
作为马鞍山的老校长、名校长、正高级教师,庄庆松校长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是令人尊敬的前辈。他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虽是“校长工作室”,但也决不能脱离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教学研究,不能忽视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的需求,更不能丢下“课程”谈管理。
在工作室的引领和带动下,不仅历练了校长,也成就了教师。多位校长被任命为市(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或出任集团校长。一批名师涌现出来,其中包括2015年荣获“全国外语名师、教学能手”的朱蕾老师;2016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区县“蓝宝石杯”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的刘燕老师,还有被评为安徽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的薛玲芳老师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通过“三名”工作室不断发挥名师引领效应,激励广大校长、教师不断前行,收获一路芬芳。
学习交流,成长有“底气”
加快中小学教师队伍、校长(园长)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马鞍山市多年来连续组建“三名”工作室的初衷,但仅靠发挥主持人的垂范效应和标杆引领作用还远远不够,不断学习、多方交流,以学促教才是根本。
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站在“三名”工作室搭建的这块教研高地上,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浸润了心灵,滋养了成长。
在庄庆松名校长工作室,8年来,工作室已联合成员学校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实践尊重教育 构建生本课堂”教学研讨暨校长论坛系列活动,即“教学研讨+校长论坛”。9个学科的140余位优秀教师(校长)参与同课异构研讨,听课教师覆盖三县三区达2000余人次。教师真实的课堂、同伴真实的研讨、专家精准的点评,有效地引导教师们关注课堂师生关系,诠释了“受尊重会学习”的课堂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实施策略。活动还影响辐射到周边地区的学校,前来参加活动的有来自芜湖、池州、滁州等地的校长、教师。
在夏能斌名师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工作室走遍了成员所在学校,与当地学校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共对外开课百余节。工作室还多次组织成员去江、浙、沪以及省城合肥等地,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观摩、交流活动,感悟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与顶级专家零距离交流,感受新教材教学前沿气息,把握新课标教改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问题。尤其是课后,别人的评价、专家的引领、个人的反思,让成员不断改变旧有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磨炼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俞洁文名师工作室,多年来,工作室承办了市小学数学“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马鞍山市小学数学基于数形结合的教学时段研究”、工作室市级展示课等一系列省、市级教研活动,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和工作室跨学科联动,让工作室每个人内在的力量不断被唤醒、激发、放大。
在殷俊名师工作室,成员们走进三县三区进行互惠教研;确定研讨主题,每学期举行“殷俊英语教育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参加安徽省初中英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端培训的教师们提供展示课;前往合肥46中、屯溪六中、上海实验中学等学校进行教学交流……工作室成员越来越认识到,要做一名好老师,绝不仅仅是上好课那么简单,只有不断坚持学习,才能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
只有经历过、努力过,才更有底气、也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路。正如殷俊名师工作室成员夏谞老师所言:“回顾从教以来这十余年的时光,个人成长速度最快的便是加入殷俊英语名师工作室的这3年。”
满载而归,幸福有“味道”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全新时代,对于师者来说,其职责绝非仅有传道授业解惑。感受师道之尊严,在为人师的道路上不断收到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每位教师努力的目标。
如同一座桥梁,“三名”工作室为成员的专业化发展、专业技能的提高、专业知识的拓展搭建了更多、更好、更高的平台,让他们冲破了专业发展的“高原期”,迎来了事业的新辉煌,更亲自“品尝”到了为人师的幸福“味道”。
作为桂芳语文教育工作室的一员,王宏胜老师非常清楚地记得自己的一次市级公开课的经历。
“开课前,桂老师手把手指导,组织全工作室成员参与讨论、观摩,并提出中肯的建议,经过多次磨课,直到满意为止。”王宏胜说,上课的那天,同事们拿到桂芳老师帮他精心制作的教案手册时都艳羡不已,都为他能拜到了这么一位好老师而高兴。
在主持人桂芳老师的指导下,王宏胜先后荣获安徽省第四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省级二等奖和第八届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高中组一等奖。其他各位成员也在各类比赛中斩获颇丰。
致力于引领全体成员“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享受幸福教育生活”。夏能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夏能斌老师认为,成员的专业发展究其本质就是一种教育文化的发展,成员的专业发展并不只是师德的提高,技能的娴熟、知识的积淀,更讲究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在工作室的“艰苦训练”中,成员们练足了底气,挺起了胸膛,锻炼出了强大的内心,在个人素养比赛中更是捷报频传:工作室里年纪最小的张文娟老师一举夺得第六届华东四省区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大赛的特等奖,并在2016年成为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中最年轻的一个!另外,工作室成员中,4人被授予安徽省特级教师,1人成为安徽省乡村名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9人被授予市学科带头人,14人被授予市骨干教师。
现已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还曾是省优质课大赛二等奖的获得者,来自花园初级中学的汤丽芸老师说:“白驹过隙,从递交殷俊名师工作室学员申请表时的小心翼翼到如今市级公开课上的自信满满,三年的时间在不经意之间悄然流逝。我很幸运加入这样的一个团队,拥有了这样的一位导师,走过这样的一段难忘的旅程,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的回忆充满着喜悦与幸福。”
成长之道即是幸福之道。这是一种不断追寻的状态,一种永远成长的姿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马鞍山市的广大教师们一直在路上。
新闻推荐
3月9日上午,“新鸿翔56”缓缓靠妥郑蒲港一期码头。据了解,该船是从营口港出发,江海联运直达郑蒲港,装载146个集装箱重箱,主要...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