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大干60天,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马鞍山日报 2019-11-15 01:30 大字

建设中的智慧小镇

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区继续以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园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园区补齐发展短板,持续改善了民生,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加速年”和“双集中”活动,在项目投资、开工率、竣工率、前期转化率上下功夫,确保超额完成序时进度。前三季度,全区举行了3次2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开工项目中有共芯光子、云佳智能、张江高科医药平台等;竣工项目有常茂钢材、亚遥智能制造等。为加快项目进度,园区对摸排的10个集中开工项目重难点问题及时处置,目前已办理9件,其中云佳智能场地平整、亚遥正式用电、张江高科厂房装修协调等均已解决。11月中下旬,园区将排出四季度集中开工项目,力争全年集中开工项目24个以上,总投资超100亿元,超额完成市考核目标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全区围绕“3+1”主导产业和“2341”重大项目,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库;紧紧围绕“招大引强、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以推进“双招双引”为路径,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和创新要素转移转化,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取得显著成效。1-9月,全区完成实际利用内资109.85亿元,同比增长12.41%,占市考核目标的98.1%,超序时进度23.1个百分点;完成实际利用外资35912万美元,同比增长12.1%,占市考核目标的103.8%,超序时进度28.8个百分点。外资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任务。

科技创新全面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紧盯目标任务,全面开花,走在全市前列。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有突破,今年已新认定1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1家,预计全年达到93家,继续领跑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今年培育12家,数量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有进步,已招引培育12家;创新要素集聚有质量,今年新登记省科技成果151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33%,居全市前列;专利申报量质齐升,目前已完成发明专利申请616件,净增有效发明专利104件;产学研用合作品位提升,与中国药科大学建立技术转移转化马鞍山分中心,成立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双创基地、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上海马鞍山离岸孵化基地和马鞍山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创新绩效进一步凸显,今年完成申报省科学技术奖3个。

征迁加快保障有力。为保障园区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开工,高新区征迁局自我加压,积极创新,全面攻坚,今年至目前已完成6个市重点考核项目中的3个,其他项目进入集中扫尾阶段。东部园区顺利完成邓家山公园100余座坟墓迁移、环山水系、笔架山路线外3户共3个项目,西部园区顺利完成巨龙公司整体搬迁、马和汽渡出入口整治、世行B34标段、江口村环境综合整治等5个项目。

投资融资动力强劲。为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新慈集团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全面对接融资新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据统计,今年共获批直接融资项目3个,共28亿元;对外投资3800万元,其中慈湖紫荆创业对外投资2000万元,为招商企业提供1200万元股权投资,投资人才团队600万元。

今年还剩下最后2个月,为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新区发出大干60天的号召,各部门、各单位纷纷抓紧今年最后时间全力冲刺。高新区将紧抓年末,更加注重招大引强、大院大所、开放合作和项目服务,做好“补链”、“强链”等外资项目引进,为“打造百亿产业、建设千亿园区”多招商、招大商;持续攻坚60天,把目标任务锁定在未完成的矿坑回填工作及回填完成一片绿化一片的复绿工作上,做好生态修复、保护环境工作;通过做大、做强、做实融资平台,为双创基地、东部路网、宁马科创园、西部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对台创业园、智慧小镇配套服务中心等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强大引擎,做好各项资金保障。

新闻推荐

马鞍山市深度对接、积极承接南京科创资源成效显著 融入南京科创圈 勇当科技“先锋官”

■文/王亚夫“把融入对接都市圈作为主攻方向,承接科创资源,参与产业分工,共享公共服务,分享人口红利,充分利用大城市‘溢出效...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