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江生态保护 见证绿色发展故事 全国80余名广电记者昨聚焦马鞍山长江东岸

马鞍山日报 2019-11-11 04:16 大字

关注长江生态保护 见证绿色发展故事

全国80余名广电记者昨聚焦马鞍山长江东岸

本报讯(记者 汪清)11月10日,全国30家广电台逾80名记者来到马鞍山,开展“青山绿水皖江行——全国广电媒体践行‘四力’融媒体采访安徽行”活动。记者们把镜头对准马鞍山长江东岸,聚焦马鞍山市在长江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新气象、新作为。

记者们首先来到薛家洼生态游园。过去,这里是一些非法码头和散乱污企业的聚集区,如今已成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点。当记者们看到整治前后的对比图时,纷纷惊叹“变化太大了”。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倩坦言:“仅半年时间,就有那么大的变化,说明马鞍山对长江岸线的保护和治理工作非常到位。”

离开薛家洼,顺着沿江绿道前行,记者们进入杨树林,这是一处保留多年的原生态滨江湿地。结合相关规划,马鞍山实施了树木整理、配植苗木、水系连通、修建栈道、出入口改造等工程,对该区域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形成“杨树林一片、水系两通、栈道两环、出入口三个”的景观效果。面对如此美景,江苏广电融媒体中心记者缪鹏程说道:“江水清、道路平、绿化好,让人心旷神怡,可以看到马鞍山市对长江环境整治付出的努力。”

在滨江文化公园,就在大家听取介绍时,有人大喊一声:“快看!有江豚!”话音刚落,大家立刻朝江面望去,只见一头江豚浮出水面,随后潜入江中。“难得一见啊!”记者们纷纷感慨道,江豚的生活区域,对生态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能看到江豚,说明马鞍山的长江保护和治理工作非常到位。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广联广播新闻节目工作委员会、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旨在运用融媒体形式,扎实践行“四力”,讲好江淮儿女70年来建设美丽家园的动人故事,描绘好江淮大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丽画卷。

新闻推荐

生态复绿让小九华片区实现华丽转身 锦绣滨江入画来

从马鞍山九华西路越过天门大道,便是依长江之滨而建的沿江大道,现在当地人都习惯地称之为景观大道。而在半年前,沿江大道两侧...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