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灰扑扑” 今日高颜值 长江大保护助推恒兴村绿色蝶变

马鞍山日报 2019-11-07 01:52 大字

记者季晨辰

从曾经脏乱差的非法码头,到如今美如画的江景公园,薛家洼生态游园成为今年马鞍山最热门的“打卡地”。在总规划面积906亩的游园里,核心区域350亩坐落在花山区金家庄街道恒兴村。这座江边村庄正由“灰扑扑”向高颜值蝶变。当游人漫步在薛家洼这片绿色游园中,既可以饱览长江的壮观景致,也可以感受村庄和自然的完美融合。

整治长江修复绿色岸线

从薛家洼生态游园向北走500米就是恒兴村,它坐落在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境内有2公里长江岸线,是长江臂弯中的村庄。

在恒兴村工作26年的村委会主任赵冲介绍,恒兴村早在解放前就形成了,当时是一片滩涂,周边逃荒的人们围堰筑坝、开垦田地,定居于此。后来,随着马钢、十七冶、天顺港等企业落户,恒兴村逐渐形成“三面环钢、一面临江”的地理位置。村民们也开始进入马钢、十七冶等企业工作,村庄一时热闹红火。

但是,村民们渐渐发现,腰包虽然鼓起来了,但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村民们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生活苦不堪言,钢铁的灰黑色成了村庄的“底色”。环境的恶化,让村民陆续搬走。如今只有130余户600余村民居住于此。

近两年,花山区紧抓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契机,全面开展长江沿线、恒兴村周边固废整治,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面整治村内9家散乱污企业,实现“两断三清”,建立长效巡查机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督促长江沿线工业、码头等企业按要求整改,长江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无新批新建项目,不布局工业园区。

今年4月起,花山区启动“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以薛家洼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大力开展长江岸线花山段综合整治。打造薛家洼生态游园,在辖区内长江岸线江堤50米迎水坡和背水坡裸露地块进行复绿,种植意杨、水柳、池杉、女贞、红叶石楠等乔木,林下播撒草籽;在沿江大道开展抛洒滴漏、洒水降尘、垃圾清理等整治。

置身其中的恒兴村最先享受到了生态“红利”。从前,白天晚上都紧闭门窗的村民们,现在都纷纷走出家门,在薛家洼生态游园漫步。“在这里住了半辈子了,第一次呼吸到这么清新的空气。”一位村民感慨道。

齐心协力呵护美好家园

昔日,恒兴村半拆迁半留守,房屋犬牙交错、参差不齐,建筑垃圾堆积,老房子破败不堪。如今,长江绿了,岸线美了,恒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根据花山区“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要求,恒兴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推进:“清”,对村庄环境脏乱差状况进行全面清理,包括清运征迁后产生的建筑垃圾,清除林下杂灌和树枝、杂物以及堆积的生活垃圾;“推”,利用推土机对村庄道路进行平整和改造提升;“拆”,拆除村庄披披挂挂和旱厕;“建”,新建20所三格式农村卫生厕所;“围”,将村民门前菜地、草地等统一用竹篱笆扎围,营造田园风光。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期还将开展附近水系整治、绿化提升等工程,让恒兴村更加美丽宜居,提升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短短几个月,村庄大变样。垃圾清运近万方,绿化覆盖率超过80%,房前屋后院落整洁、道路平整,绿油油的菜地扎起了竹篱笆,红艳艳的野花探出头来……村民们喜笑颜开,“从江边到咱家,美得跟世外桃源一样。”

长江大保护是一项民心工程。恒兴村的村民们点赞的同时,更用实际行动支持政府的决策。薛家洼生态游园原址是恒兴村集体土地,有23大户、71小户的非法建筑亟待拆除。恒兴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积极组织起来,配合相关部门、街道、村,给乡亲邻居们做思想工作、宣传长江保护政策,为薛家洼区域整治的快速推进争取了宝贵时间。在薛家洼区域渔民退捕转产期间,村民们又自发配合村干部帮助渔民们搬家上岸、介绍工作,薛家洼渔港恢复成一江清水。

如今,走到恒兴村与薛家洼码头交界处,昔日隔着村庄和长江的那堵围墙已经拆除,补种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没有了阻隔,江风悠然吹拂,美丽的村庄和碧绿的长江浑然一体。

新闻推荐

源头保护长江 建设品质城市 马鞍山持续发力综合治理黑臭水体

▲改造后的王百滩▲改造后的尖担沟汇入长江的慈湖河支流尖担沟,位于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在两年前还是人人避而远之的“龙须...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