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整治“黄赌毒”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尽锐出战除黑恶 倾心为民筑平安 郑蒲港新区平安建设综述

马鞍山日报 2019-10-23 05:01 大字

□文/丁刘彬吴琼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平安稳定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愿望,也是衡量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郑蒲港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系统工程摆在重要位置,将“平安郑蒲港”建设作为总体目标常抓不懈,围绕新区发展定位,坚持城乡同治、源头治理、探索创新,做到了“一年一台阶,年年迈新步”,极大提高了新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让准备踏入这里安居乐业的人们心驰神往。

1

中午时分,哗啦啦的麻将声早已逝去,多数居民选择了午睡和闲聊;华灯初上之时,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广场周边,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舒服惬意。

提起新区这几年的变化,姥桥镇居民徐宁感慨地说:“以前乡镇这块赌博现象较多,现在明显改善。”不仅如此,每天中午和夜晚,都有民警巡查,极大遏制住了赌博现象,提升了我们的安全感,进而带动提升了在这里生活的幸福指数。

姥桥镇派出所民警王恺表示,按照新区“黄赌毒”专项整治行动的部署要求,他们坚持白天晚上不定时巡逻,加强对宾馆、KTV以及过去报警比较多的麻将室等重点行业场所的巡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在全镇营造良好的平安氛围。

在王恺印象中,近年来,随着平安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对“黄赌毒”打击力度的持续加大,此类现象已经大大减少,目前他们也是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巩固整治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区的平安建设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今年上半年,郑蒲港新区也开展了“黄赌毒”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了全区范围内棋牌室、麻将馆、宾馆、饭店、小区车库等场所涉赌涉毒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分析研判、对症下药,同时注重结合实际、举一反三,细化举措,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多部门综合施策齐抓共管,严格奖惩,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黄赌毒”专项整治正是新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郑蒲港新区坚持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平安新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主要领导带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新区平安建设各项工作。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新区及时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认真学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精神,定期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专项会议,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推动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责、精心履职,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新区充分利用网站、微信、横幅等各种载体开展广泛宣传,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在线索摸排方面,新区将可能存在问题的行业领域作为工作重点,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并要求其他行业领域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摸排,征求群众意见,针对自身工作特点细化整改方案和工作举措,明确整治目标和完成时限,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

针对中央督导组反馈乡镇赌风严重有关问题,新区扫黑办迅速制定方案、整改落实,要求各村(社区)发动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不参与以赢钱、赢利为目的的打麻将、扑克牌、下棋等活动;不参与为赌博活动提供场所、赌资、赌具、交通通讯工具、放哨、护场或其他便利条件;不参与教唆、诱骗、胁迫他人进行赌博活动。组织了“一村一律师”进行宣讲活动,通过因赌涉黑的“两高”等典型案例宣传,让群众引以为戒,自觉远离赌博等不良嗜好。

加强群防群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2

“最近村里哪家有没有要办大事的?”“赌博不是好事情,大家要自觉抵制这种行为。”吃过中饭,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姥长村东咀自然村联防员杨尚钧骑上电动车、戴上红袖标,准时前往村里巡逻,遇到乡亲就攀谈几句,并提醒村民要抵制赌博行为,有事要及时上报。

“无论是酷暑炎热,还是刮风下雨,每天的巡逻都不会间断。” 杨尚钧说,每天中午和晚上两个时段的巡逻雷打不动,巡逻完了还要记日志,遇到事情自己处理不了时还要及时上报。身穿红马甲,戴着红袖标,拿起小喇叭,再加上一辆电动车,这就是杨尚钧巡逻时的标准“行头”。“村里人都知道他,来宣传禁赌的,好事。”东咀村村民杨希英看到杨尚钧巡逻时说道。

退休前的杨尚钧在村里小有名气,当过学校老师、村干部,后来还曾外出经商。2019年5月份,郑蒲港新区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时,为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在新区范围内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立治安联防网络,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一名治安联防队员,杨尚钧便是首批联防队中的一员。

“这些联防队员都是在村民当中有威信、工作基础较好和责任心较强的‘佼佼者’。” 姥桥镇扫黑办主任魏小发介绍,治安联防队员负责责任区域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政策宣传,涉黑涉恶涉乱的线索上报,全面巡查责任区域有无赌博行为;对发现的赌博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对不听劝阻的,报告村分片干部,或向镇扫黑办、派出所上报。

为提升新区平安建设“人防”水平,新区除建立“治安联防网络”巡逻队伍外,还着重建立了“律师进村法制教育系统”和“群防群治平安志愿者”队伍。其中,“律师进村法制教育系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律师进村”活动。对全区22个村(社区)按照一村一名律师、一名村法制副主任,即1+1的形式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主要承担法制宣传教育讲座、法律咨询或法律援助、为村(社区)规范化管理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协助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真正实现了“送法律进村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 “群防群治平安志愿者”队伍按照“条块结合、分类组建”的思路,以乡镇、村(社区)为单位组建不同类型的平安志愿者服务管理组织,以行业、职业为标准,设立辅警、城管、公交及镇村干部等组建多个领域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同时吸纳心理咨询师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入,设立了相应的平安志愿服务队伍,推动了群防群治网络覆盖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张“天网”铺“地网”为公共安全筑起铜墙铁壁

3

在郑蒲港新区居民章春眼中,现在社会治安比以前好多了,老百姓感到很满意,有安全感。这得益于郑蒲港新区大力建设的“天网地网”工程。

临近中午,在郑蒲港新区“天网地网”管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指挥巡更队员对防控重点地带进行巡逻。5分钟之后,王恺就和同事一起赶到指令地点,确认无异常后,王恺通过“地网”电子巡更系统对巡更点进行打点。

据介绍,郑蒲港新区依托遍布全区的百余个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对区内所有重要交通道口、治安敏感区域和复杂地区进行实时监控,这就是“天网”。而“地网”则是把区内225平方公里划成10个片区,在所有村庄设置355个节点,组织巡更队员每天巡逻打点,为百姓编织平安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新区建成“天网地网”(工程)以来,全区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发案率均大幅下降。

不仅如此,新区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结合现实需要,升级了“天网监控”系统。在硬件设施更新上,分批次对一期共115个监控点位更换400万高清摄像头和补光灯,对监控室内的操作台、显示屏、存储服务器、电脑等一系列硬件设施也进行了更换。在软件升级上,计划增加前端故障自动识别功能和人脸识别分析系统,一旦监控点位发生故障,能够精准定位,及时维修。在重要区域、路口通过人脸捕捉,有效识别出已在系统录入的犯罪分子,为下一步案件侦破提供有力保障。

更新“地网巡更”系统。通过设立两镇共22条巡更线路,每条线路由2人专门负责,由原使用巡更棒的方式改变为定点手机打卡的新型模式,实现了手机打卡、点线巡逻、治安联防等一体化巡防机制。

建立信息化平台。新区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式,以信息化为支撑整合“天网”“地网”等资源,按照“1个热线+1个微信+1张网格”的模式,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在两镇建设“村民大管家”指挥中心服务平台。通过“诉求反映——平台接收——派单指令——联动处置——反馈评价”的闭环运作,形成社会治安防控全覆盖、全天候、立体化体系。在 “村民大管家网格管理系统”基础上,充分发挥 “平安马鞍山”信息化平台作用。通过问题上报、矛盾纠纷化解、民情日志、特殊人群走访等模块,实时掌握并及时处理辖区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新情况。

建设三级综治中心。有效整合了司法、武装、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的资源,改造提升新区及两镇综治中心硬件设施,后期按照“室站合一”模式改造提升村级综治中心,提升其功能作用实现“综治、维稳、信访”村级平台“三体合一”的“一体化”运作模式。三级综治中心的建立,形成了“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工作联动、法治联建”工作格局,实现“把矛盾纠纷平息在当地,把突出问题解决在当地,把维权群体稳控在当地”的工作目标。

多元化解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4

白桥镇村民赵某,患有精神障碍,常年外出打工。去年以来,赵某因宅基地矛盾诉求上访,在村镇多次深入调查和协商讨论后,经多方协调努力,基本化解了赵某的信访事项。

“乡里乡亲都很熟悉,我们做调解工作也受欢迎。” 白桥镇陈桥洲村党总支书记朱发亮介绍,他们的工作就是为基层群众服务,对于村民的反映和村民间的矛盾纠纷,他们也是第一时间上门解决,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我们对村里情况都很熟悉,遇到困难时,还可寻找熟悉的人帮忙,办法很多。”

据郑蒲港新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远亲不如近邻”,而村级调解员、网格党小组都是活跃在一线的矛盾排查调解员,他们在基层工作时间长、串门次数多,与群众的感情日久弥新,自然就没有党群、干群之间的那道“隔心墙”,化解矛盾纠纷时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化解基层矛盾时,如果仅仅依靠村级调解员、网格党小组,那还远远不够。郑蒲港新区还注重发挥各方力量参与,着重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一村一警”就是其中重要一环。2015年以来,新区在两镇大力推行“一村一警”工程,通过警力聚合、警民融合、警社结合,让矛盾化解在萌芽、让警务工作进万家、让便捷服务暖人心。

白桥派出所所长聂翔介绍,所谓“一村一警”,即挑选适合和熟悉当地情况的民警进驻每一个村,实现“村村有警、月月见警”,把警力下沉到基层一线。白桥派出所民警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定期和所负责的村干部对接交流,了解村民情况,及时反馈问题。村警主要围绕征地拆迁、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农村热点问题深入走访,能化解的当场化解,不能当场化解的按程序开展后续跟进,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发生”。

除了发现矛盾及时处理外,村警还对“两劳”回归人员、重症精神病人等重点人群重点关注,进行心理辅导及生活帮扶,及时掌握动向,用“关心、关注、关爱”稳定他们的情绪。

乡镇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的老人也多,因此,村警除了解决矛盾外,还要深入村民生活,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联合村干部定期给村民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证件、缴存生活费用等,成为“信息上报员、纠纷调解员、治安巡防员、法制宣传员、重点管控员、视频巡查员、现场保护员及交通疏导员。”

新闻推荐

受理黑恶犯罪案件53件、审结42件、一审判决259人…… 马鞍山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报消息记者刘明培通讯员周耀虹报道10月18日上午,马鞍山市政府新闻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全市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