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重回校园感受美好

新安晚报 2019-09-09 10:07 大字

8月26日,小军(化名)迈进重庆市一所职业学院,开启了崭新的校园生活。“很喜欢这里,老师、同学和室友都很友好,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开学几天来,小军每天都在感受着回归校园的美好,规划着自己的专业学习,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军训。如今的小军,积极阳光,开朗爱笑,乖巧独立,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而这样的改变,主要发生在小军作为马鞍山市首位被观护未成年人的半年里。

千里之遥的求助电话

2018年初,17岁的小军曾是重庆市某校的一名中学生。他从网上学会了虚假贩卖手机骗人钱财的“本领”后,在QQ上散布虚假信息,骗取他人钱财7000余元。原本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案件,可是在作为曾荣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的马鞍山市花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检察官们眼里却变成了一个极其特殊的案件。

一切都在一个电话之后发生了转变。2018年6月,当未成年人检察科主任沈丹丹电话通知小军和他父母到马鞍山时,小军恳求地问了一句:“检察官姐姐,你们可以过来重庆吗?我真的没有钱,也没有人管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该科检察官迅速将这一情况向院领导进行了汇报。第二天由承办检察官、社会调查员等组成的调研组,便动身前往重庆市了解具体情况。

这是一个黑黑瘦瘦的孩子,个子不高,从眼神中流露出茫然、无助。这是沈丹丹对小军的第一印象。在交流中,调研组了解到,小军的父母已经离异两年了,小军由父亲监护,父亲将他放进了寄宿制学校,给的生活费连饭都吃不饱。面对热心、细致、耐心的检察官,小军坦诚倾诉自己的心声,面对没有生活来源的窘境,他诈骗了别人钱财,希望得到被害人的谅解,更希望能够看见自己的母亲,说到自己的母亲时小军流下了委屈的眼泪。话虽不多,却深深地触动了调研组一行人员的心。

孩子的真情流露触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这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更是一个需要挽救的“迷途羔羊”。承办检察官当即根据孩子提供的联系方式,几经周折,终于与小军的母亲取得了联系。在听闻小军的近况后,小军的母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流下伤心的泪水:“没想到婚姻的破裂对孩子造成了如此大的影响,离开家庭是迫于无奈,但是孩子一直是我心头的牵挂。”小军的母亲表示非常希望小军能够回到自己身边,愿意帮助小军赔偿被害人损失,并渴望带小军一起生活。母子深厚的感情基础,让检察官们看到了希望。

团检携手观护“迷途孩子”

一直以来,花山区检察院致力于创新涉罪未成年人社会管理模式,引入社会资源参与,于2017年6月在安徽安实餐饮有限公司设立首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建立健全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体系,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回到马鞍山后,花山区检察院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根据法律规定,小军的情形可以适用《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别程序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向检察机关提出建议。专案组主动帮助联系被害人,转交小军母亲的赔偿款,经过多次协调之后,最终取得被害人谅解。“为了尽快推进此项工作,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充分发挥团组织职能优势,通过团委对接,花山区检察院及时与当地司法所取得联系,并全力合作,为开展异地帮教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团市委青少年发展和权益维护部负责人介绍。

去年9月,承办检察官再次赴重庆市,对小军开展社会调查。一周后,经过专案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对涉嫌诈骗罪的未成年人小军做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专案组考虑到小军是远在重庆的外地人,同时小军也因为此事件被辍学,介鉴于这种情况,检察官提出让小军来马鞍山首个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度过考察期的意见,小军的母亲当即表示乐意,并辞去高薪工作陪伴小军来到马鞍山市。经过多方协调,2018年10月,在专案组人员的陪同下,小军到花山区检察院“回归线”观护帮教基地。为做好此项工作,花山区检察院专门举行观护人员交接仪式,安置观护该市首例涉案未成年人。交接仪式上,观护帮教基地领导小组认真听取了被观护人员的基本情况介绍,研究通过了帮教小组的观护计划,被观护人员小军进行了认真的入住宣誓,检察机关、基地企业会同被观护人及其监护人签订了观护协议。

监督考验期间,团市委积极协助花山区检察院,对小军开展了法律宣传及为期6个月的心理矫治、公益劳动、法律知识学习等帮教活动,并进行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其间,花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每隔一个星期都会到基地与小军沟通交流、普及法律知识,询问生活、工作情况,帮助其与母亲打破因时间产生的隔阂,更好地交流。团市委组织了心理机构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小军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其重树生活的信心。观护基地爱心企业发挥人文关怀,生活上事无巨细的关心,毫无保留地给小军传授工作技能,真诚相待,让小军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崭新的十八岁

今年3月10日,花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的检察官们带着蛋糕和祝福到小军身边,还特意邀请了观护基地常务观护人员、小军在观护基地受教的餐饮师傅、工友一起,在基地工作间为小军过了18岁成人礼生日,共同见证他成长过程中这段不一样的历程。“那时,我们在小军的脸上看到的是惊喜、幸福的笑容。经过帮教,小军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真诚、开朗、守法、守信、受人喜爱的人,也顺利地度过了考察期。”沈丹丹道。

今年4月,在花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中心,检察官对小军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那一刻,相伴半年的母子俩已再没有隔阂,当即拥抱在一起,泣不成声。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重返家乡,重新开始崭新的生活。“特别感谢团市委、感谢花山区检察院、感谢观护基地、感谢律师,感谢所有帮助和关心小军的人,感谢他们的热情、耐心、周到以及对小军的不放弃,是他们拯救了我的儿子,也拯救了我们母子。”采访中,小军的母亲动情地说。

今年8月,小军离开马鞍山市已经3个多月了,他生活得怎样、有没有遇到烦恼等问题一直萦绕在关心小军的人的心头。前不久,由团市委、花山区检察院及律师等组成的帮教组对小军进行了回访。

见到回访组成员们熟悉的面孔,小军露出了孩子的天性,特别兴奋。回到重庆后,小军和母亲再次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将来:“在观护基地接受帮教的日子,我了解到像我这样小小年纪,既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社会经验,想要找到一份正经的工作,在社会上立足,并不容易。”于是,小军下定决心回归校园继续读书,在得到母亲的支持后,顺利考取了重庆市一所职业学院的云计算专业。

不仅如此,刚刚结束的这个暑假,小军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仅学会了驾驶技能,平时还利用在马鞍山市观护基地学到的厨艺,照顾母亲的日常饮食。“现在变得特别懂事、特别独立,从考学材料的准备到开学报名都不让我操心。平时在家,还给我做他拿手的各种凉拌菜。”在妈妈眼里,小军真正长大了。

每一个涉罪的未成年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一颗迷途的心灵都在期盼光明的指引,让失足的未成年人重新体会司法的温暖,让受伤的心灵被真情呵护感受正义的力量,沐浴在法治天空的阳光下,保护未成年人期待社会更多的关注。

小沈

新闻推荐

马鞍山市十二运会成年组拔河比赛结束 马钢公司代表团夺得全部四个级别冠军

本报消息记者黄莹通讯员吴盼报道9月6日至7日,马鞍山市十二运会成年组拔河比赛在该市体育馆举行。经过两天的较量,马钢公司...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