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园“唤醒”老厂房 马鞍山创客+文创园打造城市文创新坐标

马鞍山日报 2019-08-14 07:05 大字

提到以文创、艺术牵头的园区,北京798艺术区(AirDist)堪称“头马”:由原国营798电子工业老厂改建而来,聚集各种艺术、设计、酒吧……早已成为北京都市文化新地标。

马鞍山同样拥有“798”,就是建于中钢马鞍山矿院研究院旧址的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两年来,创客+文创园运用“全方位立体式集成服务模式”,扶持特色文创产业,孵化集聚多业态,目前一期入驻企业93家,营业收入过千万元,二期将于年底完成项目改造,现已启动招商。这里俨然已经打造成为马鞍山文创产业城市“新坐标”。

记者 季晨辰

………………………… 腾笼换鸟 旧楼焕发“新活力”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式”结构的老厂房,漂亮的涂鸦,满墙的青萝,交织的钢管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8月12日,记者走进马鞍山创客+文创园,“工业记忆”和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创使者源创空间设计公司负责人冯源感慨地说,不同于写字楼的逼仄,这里的创业工作氛围轻松、活跃,有助于“滋养”奇思妙想。另一个让冯源心动的是,这里聚集了“创意达人”,就像过道对门从事品牌视觉全案设计的麦吉品牌,两个公司同属创意设计行业不同细分种类,平时开门分享、交流灵感,甚至可以互补打“团战”。

曾在北京、杭州等地工作过的麦吉品牌创始人、90后的马吉强说,创客+文创园二期的部分品牌设计和室内设计就由两家合作完成,“创意设计在一线城市已经发展很成熟了,我发现马鞍山就像一块海绵,对这种新兴业态非常包容,发展空间很大。”

创客+文创园还有一处不得不去的“网红”打卡地——麦书阁,它由老矿院四层图书馆改造而成,集咖啡简餐、共享阅读、创业服务、教育培训于一体。今年开业以来,每月有10多场青年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讲座在此举行,大家席地而坐,在书香和咖啡香中畅谈交流。

去年年底启动改造的二期“文创味”则更加浓郁,所有独栋建筑保留了50年前的建筑风貌。目前园区路面以下的水电管网、主要道路硬化已完成85%,单体建筑正在加紧改造,部分楼栋已经交付使用。

………………………… 创意激扬 打造时尚“新名片” …………………………

老矿院地处主城区黄金地段,曾见证了马鞍山这座钢铁城市的时代变迁,承载着城市的厚重回忆。花山区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投资约10亿元,按照“修旧如旧、存表去里”的理念规划改造,实现工业遗存的有机更新。

创业产业的集聚,定位文创园的品质和影响力。创客+文创园针对文化产品制造和数字化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嵌入网络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广告会展等,通过“跨界”促成不同行业、领域整合,互补产生孵化效应和集聚效应。目前,园区签约入驻艺术设计、网络科技、教育培训、创意市集、影视摄影等企业93家,文化色彩浓重、创意特征鲜明、交流合作不断,形成一池“活水”。

不管多么出类拔萃的创意都源自人脑。创客+文创园透过创意企业集聚的表层,触及创意人群集聚的里层。两年来,园区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土豆集市、“宁马青年说”公开课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活动,搭建适合创意人群的圈层平台,广泛吸引青年才俊在这个平台上共同起舞,助推创业产业发展,引领创意思潮前行,逐渐培育园区独特的创新氛围。

园区通过建立“三创”中心和商务、申报、融资、人才培养、公共技术服务等九大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花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意并非无水之源、无根之木,要以核心产业为本、形象系统为标、扎扎实实做好整体规划,把握建设细节,突出鲜明特色,推进产业聚合,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成果,而是要一步一步走出来。

新闻推荐

星隆国际广场靠近湖南东路一侧非机动车停车位上 机动车“鸠占鹊巢”该谁管?

机动车停放在画定的非机动车车位上。8月12日上午,市民孙女士拨打本报热线13335551890反映称,她在市区五岔路口附近的星隆国...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