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长江退捕渔民养老有保障 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参保人员将按月发放养老金

皖江晚报 2019-07-22 10:15 大字

本报消息 记者廖岚钧 通讯员姜小兵报道7月21日,记者从马鞍山市人社部门了解到,按照马鞍山市新出台的相关规定,目前,该市已将符合参保条件的长江退捕渔民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同时,对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参保人员将按月发放养老金,以全力保障全市退捕转产渔民的养老生活。

为了让退捕转产渔民实现“老有所养”,今年4月底,马鞍山市出台了《全市退捕转产渔民社会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符合参保条件的长江退捕渔民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并且,对2019年5月1日已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参保人员,将按月发放养老保险金。7月11日,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该“办法”的要求,近日,市人社部门积极行动,抓紧推进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转产渔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截至目前,已办理参保5590人。

同时,鼓励劳动年龄段退捕转产渔民积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今后符合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员,可按规定申请将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市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办法”的实施,能让退捕转产渔民一同享受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切实保护好退捕转产渔民的合法权益,确保退捕转产渔民实现“养老有保障”的目标,助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此,市人社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转产渔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制定政策宣传手册,开展政策业务经办培训,指导各县区(园区)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各县区人社部门安排专人,每天深入一线讲解政策,做好退捕转产渔民的参保动员工作。同时,各县区(园区)人社部门还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退捕转产渔民身份认定,及时做好符合条件人员的参保登记工作。

新闻推荐

山清水秀 美丽乡村

7月16日,从空中俯视,经过环境综合整治后的博望区丹阳镇团结村,山清水秀,村道、生态、民居都成了风景。近年来,博望区大力推动...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