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父亲于清明节当天失去39岁女儿 并尊重女儿意愿将其遗体和角膜捐献 他们是彼此的遗体捐献“执行人”

皖江晚报 2019-04-08 09:46 大字

4月5日是2019年清明节,当天14时50分,75岁的朱永昌永远地失去了自己39岁的女儿。2个小时后,他作为执行人,忍痛为女儿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在医院ICU长长的走廊上,他亲手将女儿抬上将被运往医学院的木板床,并目送女儿离开。没有人知道这位年过古稀的老父亲当时的心情。4年前,在他填写的《遗体捐献志愿书》上,执行人一栏是女儿朱震环的亲笔签名。

据了解,朱震环是马鞍山市今年第四例遗体角膜捐献者。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共有256位志愿者成功登记为遗体捐献志愿者,43人次成功捐献遗体器官角膜。

与死神赛跑的156天

市人民医院ICU内,每天都在上演生命与死神博弈的瞬间。对于出生于1980年的朱震环来说,年轻并没能为她带来胜算,反而成为体内癌细胞快速扩散的一个原因。从2018年11月1日确诊胃癌晚期到离开,只有短短156天。期间,她历经了化疗、手术、术后恢复、术后复发、癌细胞扩散等饱含痛苦的求诊历程,却从来不曾想到,自己会走得这么快、这么急。

“一开始,我带着她的CT片子和一些检查资料从马鞍山跑到南京,心里多少还有一些期待,‘会不会是误诊了?’‘会不会没有这么严重?’可是都不是,她的检查结果就是胃癌晚期,并且当时的情况并不适合手术。”朱永昌说。面对尚不知情的女儿,他不忍心说出全部实情,只能是拜托家人和女儿的闺蜜一起慢慢地给她做思想工作,“既要鼓励她,让她有信心,也不能太乐观,总往好的方面去想。”

可是一个误拨的电话,却让朱震环提前知道了自己的病情。确诊后不久,朱震环的妈妈压力过大,想打电话给侄媳妇倾诉,却一不小心打给了朱震环。电话里,朱妈妈哭着把癌症晚期、不能手术这些情况全说了出来。朱震环全部听完后,才对朱妈妈说了一句:“妈,你电话打错了吧。”后来她问朱永昌,为什么不相信自己、这么小看自己。“我说我不是不相信你、小看你,我只能让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下,我不能让你三个台阶一起蹦下去啊,那个是没有缓冲的,打击太大了。现在既然你已经提前知道了,那你就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我,配合医生,好好治疗,我们要相信现在的医疗水平。”朱永昌回忆。

之后,朱震环在市人民医院接受了4个疗程的化疗,效果明显。在相关指标达到手术条件后,她于3月5日在南京肿瘤医院进行了手术,将胃切除了三分之二,手术较为成功。

出院后,朱震环的饮食情况一直不理想,但精神状态很好。就在3月23日,朱永昌看外面风和日丽,还和老伴带着她去市政公园看了樱花,一家人很开心。

樱花绚烂,但花期短暂。病情变化起于3月24日下午,朱震环突然开始发烧,住院后检测发现,她的癌细胞相关指标,又恢复到了化疗前的数字。之后就是一直烧烧停停、停停烧烧。到了4月3日,朱震环的手部出现紫癜,当晚,医院组织会诊,讨论的结果是“不可逆,最多只有两三天时间了。”最终,朱震环于4月5日14时50分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第二次填写遗体捐献志愿书”

朱震环去世后的1个半小时,朱永昌就在ICU的会议室里,为女儿填写了志愿登记书,将女儿的遗体和角膜捐献给医学事业。

就着ICU各种仪器设备紧密运行的紧张气氛,朱永昌一笔一划地填完了所有的资料。这些资料他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早在2015年,他曾为自己办理过这一手续。“当时我登记的时候,执行人是我女儿,让她签字时,她哭着不肯,我说你要是孝顺我,就尊重我的意愿,最后哭了几天才签的字。”朱永昌回忆。

当时的朱永昌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自己竟然还要成为女儿捐献遗体的执行人并且执行了捐献过程。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中夹杂着多少悲痛和不舍,需要多少决心和勇敢作支撑。“这一百多天,我一个75岁的老人兢兢业业服待自己的女儿,女儿很认可,我很欣慰。我一直和女儿相互鼓励,我鼓励她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她鼓励我也要保重好身体。我是她的父亲,我要给她力量,如果我自己身体不好,我还怎么给她力量?如今她走了,我也不能倒下,我要把承诺她的事办好。”朱永昌说。

捐献遗体也是朱震环生前的意愿。去年11月5日,父女俩在散步时,朱震环突然问父亲:“爸,你说我以后如果人走了,器官可还有用啊?”朱永昌回答:“如果没用的话,不行你就学老爸呗,整个捐了不就行了。”过后,朱震环曾与朋友一起在网上注册遗体捐献志愿者,但不知何故没有登记成功。

“4月3日会诊时,我听到会诊结果,后来就跟医生提了这个事情,医院帮我联系了市红十字会,回复说特事特办,如有意愿到时可以现场办理手续。”朱永昌告诉记者,其实女儿想捐器官,但医生说因为生病,女儿的器官已经不具备捐献条件了,但眼角膜还可以捐。

“生不跟旁人争名夺利,

死不跟后代争一寸土地”

生于1945年的朱永昌退休前就职于万马机床。早在2001年,他就在媒体上看到一篇有关南京市一例遗体捐献志愿者的报道,当时便在心里种下了这个意愿。2015年,他决定实践这个意愿,正式登记成为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

“虽然老伴和女儿一开始都不同意,但我很坚持。因为我的父亲母亲的思想很超前,早在1976年的时候,就正式宣布坚持火化,绝不土葬,他们没有多少文化,在那样的年代就能有这样的意识,我也要向他们学习。”朱永昌说。在他的家里,还有一封未发出的《致兄弟姐妹侄儿侄女的公开信》,信中写道:“如今国家土地资源紧张,我生不跟旁人争名夺利,死不跟后代争一寸土地。”

“你想想,我就一个女儿,如果以后我火化入土,女儿工作那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回来给我扫墓,没人扫墓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捐了给医学事业做一点点贡献。”说到此处,朱老哽咽。

记者 王燕 通讯员 林梦媛

新闻推荐

李白望月采石矶

▲眺望有“千古一秀”美誉的采石矶。马鞍山市西南长江南岸的采石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