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长江马鞍山段禁渔4个月 刀鱼禁捕了 “长江第一鲜”告别餐桌

皖江晚报 2019-03-01 10:00 大字

本报消息 记者邓婷婷 通讯员隋焱报道春禁一碗籽,秋收一担鱼。3月1日起,长江马鞍山段正式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与往年不同的是,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渔业绿色发展,今年禁渔期内将不再发放刀鲚专项捕捞许可证,“长江第一鲜”正式告别餐桌。

江刀锐减

今年起全面禁捕

2018年12月29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称,自2019年2月1日起,停止发放刀鲚(长江刀鱼)、凤鲚(凤尾鱼)、中华绒螯蟹(河蟹)专项捕捞许可证,禁止上述三种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据悉,刀鱼学名为长颌鲚,是一种洄游鱼种,平时生活在海里,被称为海刀,每年2月至3月份由海入江,逆流而上,在淡水中产卵,进入长江即被称为江刀。清明节时期的刀鱼刚刚游至长江入海后淡海水交界处,肉质最为鲜嫩。所以,自2003年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长江流域禁渔期制度以来,仍会颁发为期一个月的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给持有内陆渔业捕捞证的专业渔民,为江刀的捕捞开起“绿灯”,进行专项管理。

“只不过,从江刀捕捞期的不断推迟以及渔民的捕捞记录,可以看出近年来江刀资源的严重衰竭。”市农委渔业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夏德军告诉记者,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参加工作时,江刀还很常见,渔民一天就可捕捞到一二十斤,价格也在几十元一斤,但近年来江刀产量急剧下跌、规格越来越小,渔汛也开始推迟。“许可的一个月江刀捕捞期起始日期从一开始的4月1日,调整到4月10日,再到4月15日,最后到4月27日。”

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数据,1973年长江沿线刀鱼产量为3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2002年已不足百吨,2011年12吨左右。尽管禁渔期制度、划定保护区、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等一系列措施实施,但因过度捕捞、水质污染、采砂挖沙、工程建设等因素,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江刀等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全面告急。“江刀全面禁捕将为其生存和繁衍赢得喘息之机。”夏德军说。

江刀禁捕,很多市民渴望一尝“长江第一鲜”的机会也随之消失。据夏德军介绍,刀鱼本有江刀、湖刀和海刀的区别,外形、色泽、口味、鲜度相差甚远,价格也是从高到低。“江刀颜色透亮、尾巴是黑色的,湖刀颜色黯淡点,肉质也差一些。”他说,目前江刀难以养殖,随着江刀禁捕,餐饮行业将多以湖刀为主,或有少量隔年江刀出售,大家还需仔细甄别。

联合巡查

严格查处违规捕捞行为

“目前,我们已通过张贴通告、按户走访等方式,深入码头、船头等,与渔民开展面对面宣传交流,争取对长江禁渔期、刀鱼禁捕等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夏德军表示,下一步,在市农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将联合海事等部门,以属地管理为基础,实施蹲点驻守、联合执法、交叉督察等方式,实现禁渔期高频次、无缝隙巡查监管。

禁渔期间,马鞍山市将加强源头管控,加大渔船渔具的管理力度,对违反捕捞的“三无”涉渔船舶、违法设置渔具的,一律收缴和强制清除,对非法捕捞的持证渔船,一律吊销证件;切实加强重点水域、交界水域和渔业违法违规案件高发水域的联合执法力度,清理非法捕捞渔具,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捕捞行为,对炸鱼、毒鱼、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将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执法部门还将深入水产品市场、农贸市场、餐馆酒店,要求相关从业者不收购、销售长江水产品,堵住非法渔获物流通渠道。

同时,马鞍山市也将全力做好渔民服务保障工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争取落实配套保障政策,解决好渔民存在难题,并加强就业引导,组织渔民开展转产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创业指导、培训和跟踪服务,统筹推进渔民转产退捕上岸等工作,切实保障渔民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生命通道”不容儿戏! 马鞍山严查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

2月25日,安徽高速交警启动严厉整治占用应急车道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非紧急情况下占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行...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