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高新区:招商引资动能强劲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马鞍山日报 2019-02-12 11:12 大字

▲迈特诺生产

▲走访科技型企业

▲上海机器人公司来高新区考察

▲慈湖高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双创基地工程

▲宁马青年创业谷

▲苏州易锐签约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迅速投产,各大项目建设硕果盈枝…… 如今,一批批重、特、大新兴产业项目在慈湖高新区接二连三开工建设,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

随着高新区的产业承载能力日益提升,招商方式、渠道不断创新,对外开放步伐快速迈进,一批批好项目、大项目纷至沓来,让慈湖这片沃土崭露出别样生机。

去年硕果累累,今年再创辉煌。2019年,慈湖高新区将围绕打好“三张牌”,当好东向发展排头兵,全面拉开新年招商引资发展的序幕,再掀招商引资新热潮。

□文/高文亮 陆远 李庆莲 黄雪霏 图片由慈湖高新区提供

招商引资显活力落地项目展前景

2018年10月16日,总投资12亿元的苏州易锐科技集成光电子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慈湖高新区,整个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形成可创造年百亿元人民币产值的集成光电子产业基地。而该项目的成功落户,既是苏州易锐公司聚集优质资源、拓展光电市场的战略举措,也是慈湖高新区突出招大引强、发展战新产业的重要成果。

去年,慈湖高新区紧紧围绕“221”主导产业,突出招大引强、提质增效,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全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累计签约注册苏州易锐光电、张江高科生物医药平台等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超百亿。先后组织境外招商活动5次,推进德国坚倍斯顿新材料、荷兰帝斯曼营养品等外资项目签约落户。谋划中科宁马创新平台等宁马合作10大项目,签约注册芳奎环保设备研发生产等20个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成绩远不止于此,慈湖高新区招商引资“成绩单”可谓熠熠生辉。2018年,慈湖高新区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04.1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036万美元,完成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3.3亿元;完成签约工业项目37个,新开工工业项目24个,竣工工业项目17个;全年完成对欧合作项目数2个,完成对台合作新签约并注册项目数4个,对台新开工项目数2个。万兆科技光学互感器项目、华旺集团高端装饰新材料项目和金星精细晶钛白粉研发生产销售项目等3个项目成功入选马鞍山市2018年度招商引资新开工优质项目之列,所有指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当年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健全招商机制强化招商理念

2018年3月18日,慈湖高新区驻南京经贸技术联络处揭牌成立,这是慈湖高新区用心打好“南京牌”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开放发展、创新招商方式的重要成果。联络处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为重点,借助南京地区高校院所和商会协会,有针对性地对接优质产学研合作项目和行业龙头企业项目,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南京企业来高新区考察和投资。截至目前,高新区通过联络处的牵线搭桥,已和南京卓高新材料等10多家企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在谈项目超20个,计划总投资额超过30亿元。

招商引资既是促进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慈湖高新区一直致力于在“活化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实效”上下功夫。而多次实践发现,委托招商已成为招商引资的新动力。慈湖高新区持续锁定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与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珠三角产业联盟、张江高科技园区商会展开深度合作,推进委托招商,充分利用这类专业协会、商会等第三方招商平台的资源,拓宽招商渠道,不断完善企业资源库、项目信息库、机构联络库,积极引荐境内外投资者到高新区投资兴建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全年通过委托招商吸引重点企业客商来高新区考察10余批次,收集有效招商线索30余条。

与此同时,慈湖高新区党政班子成员带头招商,营造全民招商氛围。慈湖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带头参与招商引资,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要考察团亲自接待、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大项目亲自洽谈。去年以来,高新区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带队前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开展定向推介活动,深入100余家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拜访企业家及成功人士300多人。

狠抓项目建设增添发展动力

总投资30亿元的华旺集团高端装饰新材料项目是慈湖高新区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占地面积达291亩。项目一期自去年5月23日正式启动以来,慈湖高新区主要领导多次进行现场调度,专门成立了华旺项目工作推进小组,为项目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项目施工现场临时配套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主体厂房桩基施工,预计2019年年底建成投产。整个项目全体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70亿元,年纳税突破4亿元。

招商引资是引进新鲜血液,壮大综合实力,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项目建设则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调整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2018年,慈湖高新区扎实开展重点项目“双集中”活动,全年四个季度集中开工重点项目24个。全年集中解决问题近百项,积极开展“项目推进双月劳动竞赛”,着力营造项目建设“大干快上”浓厚氛围。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26.4亿元,增长20.4%,新开工华旺新材料、科思高端日用香原料及防晒剂等重点项目34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8个,华旺新材料项目投资达30亿元。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巩固拓展“1+4”企业服务模式,实体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圣戈班管道、海螺水泥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产值、利税实现20%以上增长,全区近七成工业企业实现盈利。前不久发布的全市民营企业双百强,高新区企业入榜数位居前列。政平金属成功挂牌“新三板”。锐生工贸“联农及图”获批中国驰名商标。金星钛白跻身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纳税和进出口百强。诚兴集团、立白日化跻身全省纳税百强。

创新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

“在土地、税收、科研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新区都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为的就是我们能在这里安心发展。”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的经济发展快速,与高新区对接企业的服务理念、政策倾斜离不开,金星钛白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高档金红石钛白粉生产基地,行业销售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得益于慈湖高新区优良的营商环境。

来到慈湖落户的企业家们,对高新区的招商服务也是连连点赞。“当我们遇到困难,高新区各部门(单位)都会帮忙处理事情,真的是把我们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一样认真去做。”马鞍山市博浪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企业数量逐年上升、项目质量不断提高,看似单独规划、独自发展壮大的“板块”,背后实则是强有力的连锁效应。2019年,慈湖高新区将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以驻站为依托实施“贴近招商”,借势当地产业外迁需求,积极深耕驻地资源渠道,发掘有效项目信息,积累资源,拓宽局面,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链,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在建项目的管理,全面掌握在建项目进展情况,准确反映投资完成情况,加强招商客商资源库和项目库建设,进一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元化的立体招商网络,为高新区的招商工作夯实基础工作链。

此外,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集群招商,形成“项目群”“产业链”“葡萄串”;充分发挥企业作用,让企业成为招商主体,形成“以商招商、以商带商,招一商、带一片”的集群效应。

站上新起点,奋进新时代,在招商引资的路上,慈湖高新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再次出征。

创新“双招双引”机制。高新区管委会领导定期调度推进项目,强化交办、督办和绩效考核工作。多部门联动,在项目考察、洽谈、签约、建设、投产整个过程实现无缝对接,加快推动产业项目、人才团队落地落户、转移转化,切实提高项目签约率、开工率、竣工率和转化率,努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先行区。

突出重点精准施策。以主导产业“建链”“强链”“延链”和“补链”为主线,依托园区现有重点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积极开展资本运作招商、委托合作招商、创新要素招商。坚持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招引行业龙头企业。研究出台高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十”政策,在产业扶持、股权投资等方面给予扶持。

利用平台筑巢引凤。充分发挥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以驻南京经贸技术联络处为桥梁纽带,全面推进与南京的融合联通。利用园区台资和外资等企业,加强对台对欧经贸合作。推进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科新材料科技园等各类平台作用,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和新型研发机构引进。推进项目承接平台建设,加快智慧小镇、健康小镇和各类标准化厂房及基地建设,不断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和水平。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互联网+”服务模式,巩固扩大“证照分离”“减证便民”等改革成果,实行重大项目全程代办,不断提升园区政务环境、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构建以“送政策和产学研、银政企、产供销、人财物”为一体的“1+4”企业服务模式,努力打造营商环境示范区。

新闻推荐

博望区:招大引强再发力 转型升级添动能

□供稿/博望区招商局统筹/中共博望区委宣传部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其中津上精密机床产业园项目、乔崴进数控龙门加...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