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铁饭碗”成就人生梦想 何跃的自主创业创新经历

皖江晚报 2018-11-23 11:30 大字

40年前,人们根本没有自主择业、自主就业的概念,在中国的乡村,青年们大多没想过要离开土地,人们都觉得守着田地,种好庄稼就是一辈子;而城市里的青年,就业也无非是两种途径,要么“接班”上岗,要么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而在那场改革的大潮中,有的人勇敢地放下了铁饭碗,自主创业、投资办厂,创立品牌……最终成就人生梦想。何跃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创办的马鞍山利元实业成为安徽省环锻行业龙头企业。

家境困难更懂生活艰辛

何跃告诉记者,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包产到户之前,一般人家里的粮食只够自己食用,没有多少余粮,直到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包产到户之后,各家才有了余粮,生活才有所好转。“父亲从小是寄养在叔爷爷家长大的,父亲结婚以后,费了好多周折弄到用来盖房子的地基,开始只有用土坯搭建的两间房。

1978年,我上小学,当时家里还很穷,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起早贪黑地种地,父亲每天早上起来很早,用丝网到河里或者水塘里弄点小鱼,母亲再拿出去卖了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农民最质朴的美德:勤劳、节俭,这让我从小就知道生活的不易,我心想:一定要好好学习,跳出农门,去城里生活。”何跃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何跃考上了华东冶金学院。“在那时,对于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这件事,父母也觉得非常自豪。四年之后,我被分配到马钢二钢厂。来到厂里后,我从炉前工开始干起,1993年到了车间技术组,1994年调到工段当副段长,管理着200多人。1996年当上了厂里生产科的调度员。那时,我以为以后的生活将与马钢紧密相连,不会再有变数。”何跃说。

自主创业放飞人生梦想

1998年1月,马钢在内部招聘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去销售公司工作,何跃报名,通过考试后被录取。同年4月,他又收到了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由于当时他的孩子刚出生不久,他就放弃了上学的机会。2000年,何跃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并在父母的资助下,在马鞍山红旗村买了一套51平方米的二手房。从此,他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由于他在马钢销售公司的勤奋和钻研,不久就被销售公司派到上海。在上海,他接触到了许多创业人士,也看到了许多商机。2002年4月,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当时让人眼红的国营企业“铁饭碗”,净身从企业离职,创办了马鞍山亚鑫金属有限公司。只用了一年时间,他就有了120多平方米房子以及车子等。

2006年,他看到做贸易差价的利润越来越小,就开始做钢材的配送业务。由于他的公司对客户服务周到,信誉很好,在钢材市场不景气的那段时间,他做钢材贸易不仅没有亏,反而赚到“第一桶金”。2011年,他决定放弃做贸易,而是选择走一条前途并不明朗的路——自己创办企业。

勇于创新瞄准国际市场

那时,改革开放已有些年头了,但个人投资创业办厂仍然是一个大胆尝试。何跃告诉记者,“摸着石头过河”正是他创办马鞍山利元实业公司时的真实写照。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没有办企业的经验,没有拳头产品,更没有现成的市场。但何跃有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勇气,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还有以往打下的专业技术底子。只用了半年时间里,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打开了市场。

2011年,他投资4000多万元上马了当时安徽省最大的环锻生产线。2014年,他自己设计出了国内第一条在锻造行业用连续作业取代了间断作业的生产线,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且生产线上的产品和国外高端装备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并无二致。也就是在此期间,何跃的居所也搬到了海外海名仕苑300平方米的别墅里。

如今的利元实业,已是安徽省环锻行业龙头企业。何跃自豪地说:“现在我国的三一重工、徐工、柳工等知名企业的产品上都有我公司生产的环锻产品。他们的产品还用在了韩国半山、日本小松、美国卡特等挖掘机上,企业年产值也从2012年的2850万元到现在的2亿元。”

抚今追昔,何跃感慨良多:“改革开放四十年,我的企业也从初创到发展、到形成自己的品牌,是我们国家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最后,何跃告诉记者,2018年,利元实业投资回转支承厂,开始从锻造向精密加工转型,未来5年里,公司的年产值也将瞄向5亿元的目标。

■本报记者孙道军

新闻推荐

雨山区举行文化馆馆办团队展演活动

11月16日下午,雨山区文化馆馆办团队展演活动在四季剧院举行,春之歌管弦乐团演奏的《闹新春》拉开了展演的序幕。紧接着,清新...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