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民呼振宇从蜗居到安居

皖江晚报 2018-11-19 09:44 大字

◆文/本报记者董磊

从狭窄的街道到宽阔的马路,从低矮潮湿的小平房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改革开放以来,马鞍山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乐其屋”,百姓住房的巨大变化,得益于40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城市经济的繁荣。

改革开放40年来,马鞍山市民呼振宇的“家”也从阴暗狭小的平房搬至宽敞明亮的楼房,提升的不仅仅是住房的面积和小区的品质,更获得了不断攀升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老平房住了20余年

“我出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的元年!房子对于老百姓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呼振宇今年刚满40周岁,可以说,在马鞍山城市发展变迁中,他深刻体会到了住房的变化,见证着经济发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80年代,呼振宇还在上小学,家里住的是小平房,就在解放路花鸟市场对面。别看如今的解放路高楼林立,但在当时,解放路两边的平房随处可见。“居住的平房面积约30平方米,全家三口人挤在屋子里,一到夏天,洗澡都成了

问题!”呼振宇笑着说,当时没有热水器,洗澡得用个大澡盆,不断地用热水瓶往里面加热水。洗完澡,必须两个人把澡盆抬着出门,倒洗澡水。最烦恼的是一到阴雨天,地面就往上透水,屋子里潮乎乎的,难受死了。

上中学后,呼振宇逐渐对制作航模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是家里的地方小啊,做好的一件件航模都没有空间摆放,只好随处堆放,不少都被压坏了!”说到当年,呼振宇无奈地摇着头。这平房,一住就是20余年。“当年的平房,是父母单位分的福利房,由于面临拆迁,终于要搬家了!”2000年,新的世纪开篇,呼振宇一家也迎来了新的生活。“当年,我们一家从解放路的平房里搬到了王家山的新家。”呼振宇说,住了那么多年的平房,终于住上了楼房。虽然面积也只有50平方米,但毕竟是两室一厅。“自己也有了独立的房间,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摆弄航模!”随着经验的增长,呼振宇的航模制作技艺愈发精湛,逐渐由“小打小闹”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呼振宇笑着说,专业的航模必须讲究精度,要想控制好必须要有专业的工具。“那时候只敢想想啊,即使攒钱买来,这没有地方摆放啊!”呼振宇说,切割材料需要专业的车床,“房子小了,机器往哪里摆?”2002年,呼振宇结婚了,紧接着儿子呱呱坠地。一家5口人,50平方米的房子,显得非常拥挤。

大房子“点燃”梦想

2006年,呼振宇终于攒够首付,贷款

在格林春天小区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大三居,“房子面积一下子翻倍,感觉真是好极了。”精心装修后,2008年,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搬进了新房。住房面积增大了,居住环境也迈上了新台阶,不仅大大提升了居住的舒适度,更让呼振宇的“航模梦”升级。“当初买格林春天的房子,开发商送了一个地下室,大概有10多个平方米。”有了地下室,不仅让积攒了那么多的模型终于有了堆放的空间,而且可以引进专业化的制作工具了!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地下室潮湿,很快,一些航模开始发霉,买来的车床也生锈了!

不甘心“航模梦”再次搁浅,2017年,呼振宇下定决心,贷款在马鞍山金色新天地购置了一套房子,作为自己设计制作航模的工作室。近日,记者走进他的工作室,仿佛置身模型的“海洋”,帆船、坦克、飞机……还有加工模型的车床、激光雕刻机等等。由于房子挑高6米,装修时被分为两层,总面积达到120平方米,看上去很有层次感。“人是需要梦想的,我的梦想就是制作更加高端专业化的航模!”呼振宇告诉记者,安居方能乐业。从一家人在小平房里蜗居,到如今搬进上百平方米的楼房,还可以为了梦想打造一个工作室。

从单位福利分房,到购买商品房改善居住环境,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点点“蜗居”已成万千广厦。

扫一扫查看更多精彩

新闻推荐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本报讯(记者吴天祥)11月17日上午,市长左俊先后前往花山区、雨山区,实地督查部分信访重点问题化解处置工作。市政府秘书长陈永...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