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 马鞍山市城管执法系统争当文明创建“排头兵”
□统筹/蔡钧沈古新图文/季晨辰张平熊超组稿/市城管执法局宣教中心
核心提示
文明创建新起点,重整行装再出发。市城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突出问题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向全国第一看齐”文明创建长效管理动员会部署要求,大力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共治共享、园林绿化等系列重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促进文明创建工作步入常态化长效化轨道,为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福地、智造名城”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生态优先水清岸绿焕发新颜
聚焦聚力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加快实施污水处理和内河管理,努力打造“河中水清、两岸皆绿”新景观。抓好污水污泥处理,统筹推进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各污水处理厂的指导和监管,加快制定污水排放行政许可制度。对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建,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项目,实施1515绿网工程,建设餐厨垃圾项目。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为谱写马鞍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推进共治共享构建城市治理格局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群众参与、共治共享的过程。今年7月底,市城管执法系统开展首届“城管开放日”主题活动,九大会场组织市民代表观摩城市管理场所,体验各类城管执法活动,让市民“零距离”走进城管了解城管。6月组建了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总队,下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党员“马上改”志愿服务队等五个分队,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以数字城管为依托,利用“微城管”、微信“随手拍”等渠道,吸引更多市民真正融入城市治理的细枝末节。
引入“法治城管”树立管理全新标杆
法治是城市治理的“衡量尺”。用法治的方式可以有效破解城市管理执法难、执行难、暴力抗法等难题,为城市管理执法保驾护航。马鞍山市“城管+公安+X”联勤联警机制运转良好,开展联席会议、部门工作、基层交流、信息互通、执法协作等全方位合作,齐抓共管形成执法合力。即将引入专职律师进驻城管执法支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利用“第三方”进一步规范监督执法、开展普法教育、推进案件执行、协调部门联动,破解基层执法难题。同时,马鞍山市制定落实法治城管建设实施意见,即将设立巡回法庭,非现场执法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可回溯管理已经深入到基层执法一线。
“数字城管”升级精细便民高效智慧
为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城市管理模式,马鞍山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织密监督网、升级智慧化版块、推进智慧平台、基层执法互融等方式,使智能监管能够无缝渗透到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今年以来,智慧城管工作试点开展顺利,依托数字城管监管处理系统,利用全市视频监控、信息采集员、市民微信“随手拍”、城管系统“马上改”志愿服务等渠道,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占道经营、环境卫生、露天烧烤、违规商亭、僵尸车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城市管理问题做到了实时监控、智能感知、精准调度、快速处置。
城市推窗见绿拥抱宜居美好家园
马鞍山市围绕“创生态园林城市、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目标,推进生态型、节约型园林建设,实施了城区中心区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园林广场改造、街头游园建设等一批园林绿化重点建设项目,出台“美化、彩化、香化、亮化、文化、本体绿化”规划,努力做到:“人在城中、城在园中”,“推窗见景,出门见绿,起步闻香”。坚持建养结合,引入园林养护市场化、合同化管理机制。充分挖掘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建设楹联1组、石刻一组;实现主城区园林绿化管养全覆盖。市本级新增绿地64万平方米,改造提升28万平方米,新增街头游园6个,绿道建设9.6公里。
道路清洁工作常抓不懈精益求精
马鞍山市自2018年9月1日起开展主城区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全面水洗工作,全面提升道路洁净水平、抑制城市扬尘污染。花山区、雨山区、经开区、慈湖高新区城管执法局按照市城管执法局统一部署和要求,实行“定人、定车、定时、定标、定责”,确保水洗道路作业到位。据统计,当前每晚水洗人行道和慢车道面积124万平方米,花山区49万平方米,雨山区35万平方米,经开区28万平方米,慈湖高新区12万平方米。建立“以克论净”的考核方式,购置重度污染清理车3台,道路吸、冲、洗一体化作业率达到30%。
建筑垃圾治理新招实招落地见效
为推进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化、智能化、标准化,马鞍山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市建筑工地渣土(垃圾)运输管理,年内启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行使用新型环保智能建筑垃圾运输车。从今年11月1日起,全市禁行区内所有建筑工地的渣土运输必须使用新型环保车。依托数字化城管系统搭建建筑垃圾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全市建筑垃圾(渣土)管理资源共享。建筑工地必须符合文明施工要求,采取有效防尘抑尘设施,接受市住建委和市城管执法局联合验收后方可组织施工。
公厕提升改造暖心创造民生福祉
马鞍山市把公厕改造作为利民、便民、惠民的民生突破口,在全市掀起“公厕革命”。马鞍山市科学规划编制城镇公厕改造提升计划,谋划落实23座公园公厕改造项目,牵头实施主城区自然村改厕项目完成5580多座,其中,花山区1857座、雨山区3587座、市开发区35座、慈湖高新区110座。注重打造优质城市公厕环境,开展精细化、标准化公厕评优活动,树立一批管理示范公厕。此外,市城管执法局整合社会资源,对主城区部分具备条件的公共场所和社会服务单位公厕实施免费开放服务,截至10月底将有38家单位挂牌开放。
户外广告整治维护市容更亮更美
今年,马鞍山市深化推进户外广告整治行动,营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市容市貌。下放门头招牌审批权限,实行“以区为主、市级监管”,主次干道门头招牌全面移交区级城管部门审批管理;摸排全市大型户外广告基数,制定实施《户外广告2年行动方案》;开展全市大型户外广告设施及跨路桥体广告、墙体广告整治,破损残缺、缺字断亮的霓虹灯整治等行动,督查商户开展自查自纠,提升户外广告品质。在江东大道与采石河路交口建设1座大型永久性户外公益广告展示载体。此外,市城管执法局积极推进户外广告设置尽快出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管理。
聚焦农村环境长效文明之风劲吹
为了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马鞍山市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为抓手,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主城区农村改厕以及农村垃圾分类等系列活动,农村环境面貌有效改善。率先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开展督查环境卫生“回头看”、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宣传奖励等方式巩固成果。主城区农村厕所改造由市环卫处牵头实施,2017年至2018年对主城区6476座农村户厕进行改造,实现农村无害化厕所全覆盖,目前已改造6244座,今年11月底前将全面完成主城区农村改厕任务并验收。今年确定的8个乡镇正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广工作,现已将30万元奖补资金落实到位。
规范工地围挡专注细节彰显文明
每座城市每天都有在施工和养护的市政工程,工地围挡有的整洁,有的破败,其面貌折射出城市的文明细节。为提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水平,马鞍山市对工地围挡进行精心制作和规范管理。如建设周期半年以上的大、中型市政工程采用砖砌、彩钢瓦或灯箱式围挡,临街围挡外立面需美化处理,配上质量安全宣传、文明创建等内容的标语或公益性广告;建设周期在三个月以内的小型市政工程采取半封闭式围挡,距离较长拉设彩旗,围挡上设置反光标志、导行标志、安全标语、警示灯;市政零星维修设置临时性可移动式围挡,并安排专人疏导交通,围挡均均要要求求牢牢靠靠、、稳稳定定、、整整洁洁。。
新闻推荐
日前,雨山区全面启动黄家塘、九华、长沟及宋山沟等水系治理项目征收工作。黄家塘、九华、长沟水系等项目属于马鞍山市上报...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