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李白精神建设中国文化高地 专访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
■文图/记者余萍
“发扬李白精神,建设中国文化高地。”10月17日下午,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点赞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并对大时代背景下,持续办好诗歌节提出了新期待。
自十多年前以诗人的身份来到马鞍山参加诗歌节,再到2018年以“中国诗歌学会会长”的身份与马鞍山、与李白、与诗歌相会,黄怒波觉得,马鞍山这座城市的诗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马鞍山加入诗歌协会的会员越来越多了,优秀的诗人和作品越来越多了。
“现在,城市办节的情况很多,但往往能坚持下去的并不多。”黄怒波说,感谢马鞍山给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感谢马鞍山三十年来矢志不渝的坚守,这种坚守值得学习。
从谢朓开始,李白、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曾巩、王安石、李之仪等唐宋诸多著名诗人集聚于马鞍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在黄怒波看来,马鞍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地。
当前,怎样继承李白精神?黄怒波也一直在思考,他说,盛唐有李白,当前,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大时代,一个超越盛唐的盛世,我们能不能再有“李白”?自1989年至今,诗歌节走过了三十年的征程。三十年后,诗歌节应该怎么办?我们的城市诗歌要往哪里去?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黄怒波说,时代变了,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在这个民族复兴有望的大时代,相应的,诗歌节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三十年前,我们举办诗歌节,更多的是看重和彰显李白的诗歌文化在马鞍山的影响,三十年后,我们应该看到,马鞍山有一批无尽的宝藏——李白诗学。这是这座城市发展的重要资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资产。”黄怒波说,对于马鞍山来说,展望未来,诗歌节要坚持,且一定要从几个制高点走:第一,要站在文化的制高点,马鞍山拥有无可比拟的文化厚度,但目前挖掘的还不够;第二,要努力做到李白诗学的国际制高点,李白在国际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文化形象影响力不可估量,我们对李白的诗学研讨还有待提高,可以通过举办李白诗学的国际研讨会等活动提升影响力,并借李白的诗学研讨提升文化资产,打造文化高地。
“举办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这是马鞍山和马鞍山人民的荣幸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的荣幸任务。我们要认真谋划下一个三十年,在大时代背景下,探讨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来办节。”黄怒波特别期待,在下一个三十年,把诗歌节平台所积攒的能量转化成城市发展的动力,希望马鞍山可以通过诗歌节的举办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面貌,让城市人更加儒雅。“让诗歌回归,回到李白那,让诗歌陶冶这个社会。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吧。”他说。
新闻推荐
扫一扫查看更多精彩本报消息记者高文亮通讯员陆远李庆莲报道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区紧紧围绕“践行五大理念、建设四型园区”...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