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灵感来源于故乡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访第六届“李白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陈智扬

马鞍山日报 2018-10-17 09:44 大字

中小学生吟诗赋诗

■获奖者简介:

陈智扬,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人,生于1995年。现任职于某央企农业部门,业余偏爱读书、写作。曾参加“《诗选刊》第二届改稿会”,诗作散见《诗选刊》、《延河诗歌特刊》等刊物,亦偶有获奖。

在第六届“李白杯”全国诗歌大赛中,来自河北张家口的诗人陈智扬凭借《七月既望》获得一等奖。10月16日,陈智扬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畅谈创作过程以及他心中的李白形象。

本届诗歌大赛的主题是“古典月亮与现代乡愁”,看到征文主题后,陈智扬一下想起了边塞诗。“我是张家口人,我的家乡处于内蒙古草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陈智扬介绍说,古时候,这个地区也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缓冲地带,如果中原王朝强势,这里就是中原王朝统治区,反之则是游牧民族统治区。

从家乡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出发,陈智扬一气呵成写出了《七月既望》,创作时间恰好是农历七月。诗的开篇,陈智扬用了王昌龄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随后向读者描述了两种文明的冲突,最后,冲突变为融合。

“对于古代戍边的战士来说,一旦远赴边塞,很有可能再也回不去故乡。即使回去,也是好多年以后,头发都白了。”陈智扬说道,看到月亮之后,战士们就想到了家乡,想到了亲人、朋友。对现代人而言,每逢月圆之夜,如果身在外地,同样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中国人的这份情感数千年未变。

对于李白,陈智扬非常崇敬,他说,上学时就学过《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作,印象深刻。另外,李白身上兼具多种气质,非常吸引人,他既有传统儒家士大夫“兼济天下”的抱负,也受道家文化影响,流露出自然率真的一面。

“我明天来马鞍山,这是第一次。”陈智扬坦言,虽然之前没来过,但他知道诗歌节,在全国诗歌界很有名气。

此次来马鞍山,陈智扬将参加拜谒诗仙活动以及“诗润生态福地,相约智造名城”高端论坛。得知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恕波、李白研究会会长钱志熙等知名学者都将参加上述活动时,他激动地说:“他们都是我心中的偶像,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记者汪清

新闻推荐

刚下高速毒驾被查

“你怎么不回答我们的问题?”近日,马鞍山市一驾驶人陈某因反应迟钝,在高速出口处被交警盘查,结果因毒驾被依法注销驾驶证。当...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