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同城化”敞开“东大门”
博望区奋力打造南京周边重要卫星城
【全会原声】
以宁马一体化为先导,把融入对接南京都市圈作为全面融入长三角的首要任务和当务之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强与南京的对接合作,着力在建机制、强规划、畅交通、搭平台、谋招商、重服务上狠下功夫,加快融入、全面融入、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
记者王永霞通讯员李大友程颖
从博望出发,驱车数公里,就上了南京的绕城高速。不久的将来,这个梦想会被照进现实。目前,皖446省道和苏126省道对接,已进入项目前期阶段。这条南北走向的通道,将一头挑起博望,一头扎进南京主城区。
从上半年皖445省道和苏341省道“断头路”的通车,到如今皖446省道和苏126省道的对接,如果说,交通的无缝衔接是打开博望东向发展的一扇窗,那么,眼下的博望,在一路往东的大格局中则完全敞开了大门。
找准自身定位主动对接融入南京
8月16日,博望区党政代表团再次“集结”,前往南京市溧水区考察。这已是今年以来,博望区党政代表团的第三次“东向取经”。今年5月、6月,代表团就已经考察过南京市鼓楼区和江宁区。而今年以来,博望区各部门也与南京相关单位开展了近30次对接联系。
“主动跑”,是博望区融入南京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不跑,哪有《石湫—博望协同规划》的定稿,哪有以后的宁宣黄高铁博望站。”在博望区文旅体局局长、原区规划局局长方兴龙的印象中,“跑南京”是家常便饭。他记得,为了完成和溧水的协同规划,他要么自己去溧水区规划局,要么邀请市规划院、市规划局的人一同前往,大半年时间,前前后后跑了四五趟,才有了协同规划的最终定稿。
也是在跑南京的过程中,方兴龙听说南京计划建一条直达黄山的高铁线,即宁宣黄铁路。得到消息后,他立即跑到设计单位了解详细情况。掌握了详细信息后,他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向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申请,促成了这条高铁线的立项。
今年5月,宁马两市党政主要领导对接会召开后,博望区迅速行动,全面系统谋划对接服务南京的整体思路、具体措施和任务计划,制定了《博望区关于加快“宁博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博望区正结合实际,加快构建与南京一体化的公交体系、智能制造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全域生态的城乡环境体系,让博望与南京的合作更进一步,人文交流更深一步,交通相接更近一步,努力把博望打造成为全市东向发展的样板区,推动博望成为南京周边的重要卫星城。”博望区委书记郝轶琦介绍道。
立足优势产业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从入夏到现在,有高温、有降雨,但在博望区丹阳镇工业园区芸明机械公司项目现场,忙碌并没有因为任何天气原因而按下暂停键。这是一家南京投资企业,为了赶在10月份投产,工人们一直在抢抓工期,安装调试设备。
在博望,像芸明机械这样的南京企业还有很多。最近,博望高新区就举行了一场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8个工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36.8亿元,其中一半的项目来自南京。
融入一个都市圈,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等风来”,而是要在融入中,塑造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个性,实现共赢。
博望是中国机床刃模具之乡,其东向发展的核心优势还在于产业,以及建立在产业基础上的空间载体。“企业家来与不来,项目落地与否,除了交通、成本和环境等因素外,他们更多考虑的是与博望已有的产业能否形成配套,能否打通产业链。”博望区区长易茂林说,近年来,博望区通过基地建设、园区升级、“优二进三”、精准招商四大工程,推进刃具及机床产业积聚+“东向战略”的实施。
数字最具有说服力。5年来落户博望区的企业中,南京企业占三分之一强,甚至还有企业整体搬迁过来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7年,博望有45个亿元以上项目来自南京。在三个镇中,丹阳工业园里南京转移来的企业占40%,博望工业园里占35%,新市工业园里占25%。(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8月31日上午,马鞍山中岗社区特邀小马梦工厂的老师,向社区热爱科普的孩子传授无人机的相关知识。老师通过课堂讲解、播放录...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