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现代散文朗读技巧
●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丁琼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朗读指导直接影响学生朗读水平和理解课文的能力。朗读技巧的研究和运用可以促使我们加强感受,加深理解,同时使逻辑更为严密,使形象更加鲜明。朗读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四个方面。这四种技巧虽有区别,但是它们都为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服务,朗读过程中四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种技巧:
一、适当的停连
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张颂定义为“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并且将之分为区分性停连、呼应性停连、并列性停连等十种方式,并且根据完成句和非完成句阐述了停连的一般处理。停前扬收、停前徐收、停后缓起、停后突起、停而紧连和停而缓收这几种处理方式使我们对朗读的准确和生动有所依傍。停顿,用“ˇ”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然而,我们在朗读过程中应该产生情真意切的动感,而不是有意识的孤立的停顿。停连是与文本思想感情紧密相连的。我国播音艺术家齐越说“停顿是思想感情的延续和和延伸,不是思想感情的中断和空白。”如《春》的
这两句朗读,应该这样停连:“坐着,ˇ躺着,ˇ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ˇ轻悄悄的,草ˇ软绵绵的。”前一句用适当的连接读出动作的连贯,表现人物欢快、喜悦的心情;后一句用适当的停顿,突出风和草的特点。因此,停连不应该是机械的,更不应该仅根据标点符号就限制生动的朗读艺术。特别是具有生活化和情感化的散文朗读,停连应该给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恰当的轻重
重音,又指重读,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但是,这绝不仅仅是指加大音量。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停顿解决了文本内容构成的分合,而语音的轻重解决的是文本内容词语的主次关系。因为朗读的内容不可能是同等重要的,某些词、句子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总要分清主和次。那些主要的词句就必须要求朗读者通过朗读声音来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时候突出的词、句才叫做重音。而轻读也是用于突出某个词的技巧方式。重音的技巧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强中加强、低中见高、快中显慢、实中转虚和连中有停等。无论哪一种方法,都不是机械存在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所以强调的方式和程度都不能做硬性规定。在初中散文的朗读指导中,我们要根据文本内容,通过内容理解慢慢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学会重音的使用。如《白杨礼赞》中“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前面远远有一排……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这里“刹那间”、“猛抬眼”应重读,表现出作者在忽然见到眼前景
象时的兴奋和新奇;“傲然地”、“哨兵似的”应重读,把白杨树伟岸风姿展现出来;而“惊奇地”也应该重读,突出作者内心的兴奋。老师可以通过重读的指导,不需要做其他分析,就可以使白杨树鲜明的形象耸立在眼前,同时表达出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三、合理的语气
语气既是全篇主题和朗读目的的落实,又是句子特有思想感情的表露。语气的表达与句子语调的扬抑紧密相关。语调的改变,可以使听者更准确地了解说话者的态度。语调一般分为四类:平直调、高升调、曲折调、降抑调。散文具有“散”的特点,记人叙事处语调舒缓而平稳,写景状物处语调轻松而柔和,议论处语调昂扬而激越。特别要注意在指导学生运用语调的时候要联系文本情感。
如《安塞腰鼓》中:“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表达作者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读时应指导学生用高升调。语调应该是指导朗读实践的,如果只是单一地按照四种语调来进行朗读会给人造成呆板的朗读效果,听者也会感到茫然。直接运用于每句话,会对散文的整体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面对一篇散文中情感的变化,要及时换用不同的语调。
如《秋天的怀念》中:“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这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哀悼之情,读时应指导学生用降抑调。而这句“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表达的是暴怒的情感,
就应该用高升调。语调应该是指导朗读实践的,一篇散文全篇不可能用一种语调,否则给人造成呆板感觉。张颂在《朗读学》中提到了语调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因此,面对一篇散文中情感的变化,要及时更换不同的语调。
四、合适的节奏
朗读节奏是由波澜起伏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是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的。根据作品的基调,节奏一般被分为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六种。
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让学生宏观上把握一篇散文的节奏类型,如《春》是轻快型,朗读时应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转换上要轻快一些;如《藤野先生》属于凝重型,朗读起来多抑少扬;如《白杨礼赞》是高亢型,读起来要语调高扬,语音响亮;而《济南的冬天》是舒缓型,朗读起来声音不要过于用力,自然平缓,柔和亲切。
然而每一篇文章的朗读都不会如此简单,特别是散文,在文章的每一层次之间也要注意节奏的转换。如欲扬先抑、欲快先慢、欲轻先重。例如朗读《安塞腰鼓》时,第一部分写的是表演前,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因此朗读上语速应该较缓慢,朗读起来应该沉稳有力;中间部分表现了腰鼓表演欢快、激烈的特点,因此朗读这部分时应该让学生转换节奏,语速逐渐加快,朗读起来高昂激烈;最后部分表现了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为此朗读时应该再更换节奏,朗读起来舒缓轻柔。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抓补水活水,设置提升泵站,铺设循环输水管道,进行生态补水和活水循环;抓生态恢复,水上红花美人蕉、香蒲、睡莲、凤...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