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 垃圾分类先行

马鞍山日报 2018-08-09 09:25 大字

垃圾分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近年来,博望区积极推行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市场运作三合一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宣传教育使垃圾分类成为百姓自觉

博望区对村(居)两委、村保洁员、村民代表、妇女代表等开展垃圾分类培训,组织考察学习,使之成为农村垃圾分类的中坚力量,通过其率先垂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区共青团、区妇联、区教育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环保志愿者”“大手牵小手”“垃圾分类知识问答”等活动,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成为习惯和自觉。

按照“简便易行、大类粗分”原则,以户为单位,配置双内胆垃圾桶,将生活垃圾分为“干”“湿”两类处置,宣传教育简单的分类方法,使村民迅速掌握分类技能。

建章立制破解垃圾分类长效难题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当前农村最大的民生之一,将农村垃圾分类列入民生实事、综合考核内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垃圾分类分级考核督查制度,完善“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区处理”垃圾处置及村保洁员制度。结合“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家庭”“最美乡村旅游”等创建活动,将垃圾分类指标纳入建设内容,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院落、安置点及星级农家乐开展试点,推动垃圾分类率先进行。

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结合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建立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划分责任片区,共产党员、驻村干部、帮扶干部等联系若干村民,落实落细责任;建立环境卫生荣辱榜制度,设立“红黑榜”“笑脸墙”等,定期评比公示,激励村民争当先进,提升文明素质;建立村民自律制度,把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内容,促进村民自律,强化村民的自主管理意识。

市场运作促进垃圾分类良性循环

推动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采取“市场化+政府适当补贴”模式,推动每个乡镇至少建立1-2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各回收站点要定期入户收购。

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采取PPP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设备的建设与运营,目前已有15个村采取PPP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营管理市场化,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加快环保产业园建设。依托现有的餐厨垃圾处置中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通讯员于培欢

新闻推荐

家乡的新变化

二中实验学校小学部402班郑之闻小记者05045指导老师唐圆圆我的家乡是一座江南小城,横跨长江,它的名字叫做马鞍山。在我小时...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