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蒲港新区:无缝对接自贸区 打造区域内对外贸易新标杆

马鞍山日报 2018-06-19 12:36 大字

□文/柴胜松张令琪张妮图/王文生

2016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今年1月3日通过省级预验收,6月13日,由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八个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经过汇报、实地验收等环节,最终,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获颁验收合格证书。这标志着安徽省第三个综合保税区正式进入封关运行新阶段,安徽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再添新名片。

曾经,不靠海是马鞍山这个城市发展对外贸易的“软肋”。而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后,就好比把“国际市场”搬到了家门口,打开了马鞍山无缝对接世界的大门。

港口经济发展的大手笔,把“一片荒野”点化成“一块金砖”。郑蒲港新区扩大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步伐,迈得异常坚实。随着时间齿轮的滚动,郑蒲港新区口岸大开放、大通关动作频频,郑蒲港新区的大门也愈加开阔。

接下来,郑蒲港新区将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布局,抓住合芜马三市抱团申报设立安徽(合芜马)自由贸易实验区机遇,研究国家自贸区政策、经验和产业转移趋势,做好资金、技术、政策、产业、人才等全方位的对接和承接,推进港城一体步伐,打造区域内对外贸易新标杆。

“境内关外”带来多重优惠

6月13日,国家八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向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颁发了验收合格证书,标志着马鞍山综保区顺利通过“国考”,成为安徽省第三个通过正式验收的综合保税区。

依托郑蒲港新区前港后区的优势,马鞍山综合保税区成为区港联动的综合保税区,其距离郑蒲港一期仅2公里。马鞍山综保区于2016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是安徽省继合肥、芜湖后第三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区别于省内其他两个综保区,马鞍山综保区错位特色发展明显,主要依托港口发挥水运优势,实现大宗商品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无论是产业、产品还是贸易伙伴,都与芜湖综保区、合肥综保区有着明显的互补性。

综保区的“特殊”在于,它是一块“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马鞍山综保区是参照保税港区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我国境内除上海自贸区以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将为马鞍山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马鞍山综保区分为核心区、保税物流区、保税加工区、联合查验区及产品展示区五大功能区,其中核心区规划用地面积约211亩,总建筑面积2.6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有主副卡口、通关服务中心、查验中心、熏蒸房、保税商品展示中心等构筑物。目前,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内已完成“一横五纵一环”道路网16公里,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区域内海关监管隔离设施以及信息化系统高标准建设,区域内已实现“七通一平”。

综保区政策功能优势主要体现在“免税、保税、退税”等几个方面。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表现为: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另有规定外,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货物出区进入境内区外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综保区还提供保税仓储政策,存储保税货物的品种和仓储时间不受限,货物直接或进行简单加工后自由配送;区外企业可将多种商品入区获得退税后,根据客户指令集运出口。”马鞍山综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入驻综保区的企业还可以享受“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和24小时无障碍通关便利化服务,以及优惠的外汇管理政策等。

保税区招商受“追捧”

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没有跑道的“国际机场”,如此形象生动的比喻,说的都是综合保税区口岸的功能特点。马鞍山综保区紧邻郑蒲港,更是让这一功能得到无限放大。入驻综保区的企业,不仅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市场的竞争力。

综保区创建之初,郑蒲港新区管委会就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把招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推进,聚焦冷链物流、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实施精准招商。截至目前,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内已签约项目10个。其中,瑞泰冷链保税物流加工项目、优合食品进出口供应链项目2个项目已正式建成投产;桑尼光学镀膜产品制造项目、百世慧通多晶蓝宝石切片加工项目、石墨烯材料及应用产品等4个项目正在建设,即将投产;创久集成电路SSD智能制造及FLASH高端封装测试项目、鸿钜钟表精密制造项目等4个项目已签约,即将开工建设。另有10个项目正在洽谈中。

“在综合保税区,我们在土地、设备进口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原料进出口也很方便,不仅节省了资金,还大幅提高了通关效率。”桑尼光电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峻说。综保区建设发展有助于企业将政策优势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优势,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马鞍山市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外资吸引力,加快吸引优质资本入驻,提高外贸规模、引资质量和产业水平。

近年来,郑蒲港新区不断完善港口“公、铁、水”集疏运体系建设,启动郑蒲港铁路建设,打通陆路通道,连接合肥中欧班列,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再加上通关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加强,郑蒲港已成为长江“水水转运”节点港,初步实现了江海联运的枢纽港地。此外,依托综保区政策优势引进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强与合肥港以及皖北有关城市的合作,使中部地区货物通过铁路直达港口,进而出海,快速进入世界物流圈。

推进港城一体打造区域内对外贸易新标杆

随着郑蒲港至全国各地,以及外贸和江海直达航线开通,郑蒲港将为综保区提供更优的服务和支持,综保区封关运行后也会扩大新区开放水平,区港良性联动效果将愈加明显。

接下来,郑蒲港新区将继续把招商工作作为综保区的工作重点,调动各方资源开展招商活动,根据海关总署《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适合入区项目指引》确定的企业类型,结合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实际,实现精准招商;加强与园区已入驻企业联系,利用其产业合作伙伴网络,吸纳和选择其他综保区溢出的优质企业入驻;依托海关的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招商;对以进口肉类、粮食、生鲜蔬果、水产等产品为主的加工、仓储、物流、交易等配套服务的产业链企业进行延伸招商,建设区域性的水产、水果集散交易中心。通过招商,丰富综保区产业类型,扩大进出口贸易。

培育队伍,打造人才储备库。郑蒲港新区将加强综保区人才队伍培养,对综保区工作人员进行保税物流、国际贸易、通关一体化等业务培训和指导,分批输送人员到沿海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学习,提升综保区服务和专业水平,为本市储备外向型经济人才,将综合保税区建成马鞍山市的外向型经济人才培养基地。

积极探索,拓宽发展新思路。新区将优化园区运营和投融资体系,以综合保税区投资公司为依托,为入驻企业投融资提供服务,降低企业投融资成本;设立马鞍山综保区产业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探索组建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公司,作为新区第一家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企业提供报关、出口退税、产地证、货运等全流程代理服务。积极建设跨境电商基地,争取进口跨境购资格。建设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为跨境电商提供物流服务。

超前谋划,无缝对接自贸区。新区将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布局,抓住合芜马三市抱团申报设立安徽(合芜马)自由贸易实验区机遇,研究国家自贸区政策、经验和产业转移趋势,提前谋划和调整综保区及郑蒲港新区的发展规划。依托港口发挥水运优势,实现大宗商品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贸易服务。加强港口与在建的郑蒲港货运物流专用铁路、公路的配套建设,将郑蒲港建设成为安徽及中部地区的货运交通枢纽,为综保区发展提供交通便利。突出“一区一港多口岸”特色,以已建成的肉类指定口岸、正在建设的粮食口岸为驱动,继续探索申报水果、冰鲜、红酒、整车进口等指定口岸,发挥口岸叠加优势,力争打造安徽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区域性分拨中心。同时,面对即将到来的自贸区和外向型经济爆发式发展,新区将做好资金、技术、政策、产业、人才等全方位的对接和承接,推进港城一体步伐,打造区域内对外贸易新标杆。

新闻推荐

红旗中路占道经营得到整治 所有店家一律入店经营让出道路

本报6月11日刊出《红旗中路门店占道经营问题突出市民呼吁让道于民》一稿后,雨山区城管部门高度重视,于6月12日集中执法人员...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