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替代的成长“必修课”

皖江晚报 2018-06-14 12:17 大字

上个月,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并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课时计划,完善保障机制。马鞍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怎么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马鞍山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一直十分关注,目前开设情况良好。

综合实践课与必修课程并列设置

作为一所公办学校,师苑小学每周都会设置3个学时的综合实践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该校学生袁昱宸告诉记者,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大家在这个课程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该校综合实践课教师聂荣苗告诉记者,这门课最大特点是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具有开放性,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注重孩子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等等各个方面。”聂荣苗说道。

在采秣小学,教导处主任王月红告诉记者,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他必修课程一样进行了并列设置,并在课程表中有所体现。目前一至二年级每周开设1节,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2节,此外中高年级每周还开设了一节信息技术课。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一草一木都有教育意义。”王月红说,现在学校还开设了创客课程,可以更进一步地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也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初衷是相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孩子主动学习、开放性学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及自主性给学生提供了真正放开手脚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既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也可以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活动。市民芮胜洪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芮胜洪发现,老师留给孩子的综合实践课作业,孩子都会第一时间完成,而且对这门课程十分感兴趣。因为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包含的是五花八门,孩子就特别喜欢这样的课程。

市教育部门正制定实施细则

据了解,安徽省中小学一直都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随着新课改以及高考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也逐年提高。采秣小学校长庄庆松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非常有必要,孩子可以在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里,通过自己动手实践,用眼观察,动脑思考,来获得一份不一样的感受和新知。师苑小学校长汪遵明也表示,现在综合实践课作为国家规定课程来开设,它和语文、数学、英语属于同等的学科地位。

不仅在中小学校园,在马鞍山中学生实践基地,作为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该基地为广大前来参训的初二学生提供了生存体验、科学探究、专题教育、拓展提升4大类60多门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在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为马鞍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典范代表。

记者了解到,马鞍山市教育部门正在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制定实施细则。省特级教师、花山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员翟仙芝表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给学生的发展变化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它和学科课程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本报记者黄莹通讯员伍林陈艳

新闻推荐

全市第二届基层应急管理培训班开班

本报讯(通讯员张久山常敬佩)6月13日上午,马鞍山市举办第二届基层应急管理培训班。市政府秘书长陈永红出席开班式。举办此次...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