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琢一城品质 筑造一城健康 马鞍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综述

皖江晚报 2018-04-25 10:44 大字

□文/王燕查玉立

这是一张城市名片,纤薄却不失分量,字里行间,描绘的是一幅清朗洁净、宜居宜业的城市画卷。

这是一段城市经历,分秒却不忘初心,一路走来,凝结了一代又一代创建人的辛勤付出和用心守护。

城市是群众的城市,健康是百姓的福祉,“创卫”是马鞍山的二十五年如一日的担当。自1993年入围“国家卫生城市”以来,马鞍山市围绕巩固和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这一目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基层,打基础,攻难点,破瓶颈,建机制,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卫生创建常态长效,打造卫生城市升级版,启动开展健康城市试点建设,连续4次通过全国爱卫办复审,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聚焦市场市容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品质的直观体现,也是国家卫生城市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马鞍山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优化市容环境,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有效保障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城市整体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公共场所监管有力加强。马鞍山市采取创新标识、监测公示、温馨提示、特色培训等手段,强化公共场所监管工作,有效预防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在公共场所全面推进卫生信誉度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监督覆盖和量化分级实施率均达100%;持续开展卫生信息公示工作,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公共场所单位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知识培训,实现监督和被监督者“业务通”。组织开展“七小”行业专项整治,明确整治目标、范围、标准和完成时限,促进“七小”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有效保障。严格食品安全管理,近3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食品安全、从业人员、餐饮服务许可等管理制度。加强对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全方位全流程监管,在省内率先实施餐饮服务远程视频监控试点工作,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远程视频监控厨房700家,透明厨房800家。与此同时,大力推动“食品示范社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规范化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小餐饮示范街(店)”等系列创建活动,强化示范引领,由点到面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在市政供水、自备水厂、城市二次供水设立50个监测点,每年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一次。对全市72家农村水厂,每季度开展一次卫生督查和水质卫生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市容环境卫生持续改善。近年来,马鞍山市进一步加大投入,市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施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程,近两年共投资2.5亿元,对全市4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改善城市道路,投资1.45亿元,高标准实施市管道路人行道集中维修、全市慢行系统改造完善等14个工程项目。推进“亮化”“绿化”工程,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99平方米。开展公厕革命,坚持“小厕所、大民生”,2015年以来,新改建187座旅游公厕,新改扩建163座城市公厕。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全面实施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和处置。加大标准化菜场改造提升力度,通过强化软件管理和硬件改造,城区集贸市场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要求。严格建筑工地管理,建成区所有在建工地均按标准管理,设置了隔离护栏,施工现场清洁,建筑垃圾处置规范。值得关注的是,马鞍山市还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县数字城管一体化,各县区新建视频监控300路,共享整合其他部门视频1156路,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聚焦环境保护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系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马鞍山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抓好全域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马鞍山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近年来,马鞍山市辖区范围内未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近年来,马鞍山强力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努力让蓝天永驻,从而让老百姓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每天最易为群众所感知,也最被群众所关注,近几年来,马鞍山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码,每年均安排部署各类治理工程项目,实现工业源、生活源全覆盖。数字显示,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已从2013年的13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7年的83微克/立方米。2016年、2017年马鞍山市环境空气环境污染指数(API)不超过100的天数分别为346天和343天,全面超出国家标准(≥300天)。

区域环境噪声有效控制。依托12369环保举报热线,马鞍山市不断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做到接诉必查。对市重点建设工程,采取错时施工等措施,减轻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定期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市区范围内建筑工地、三产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对于违法案件快查快办,切实保护市民良好的生活休息环境。每年高、中考期间,市环保、城管等部门均联合开展绿色护考专项行动。2016、2017年市辖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5.9分贝、55.6分贝,达到考核标准要求(低于60分贝)。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城区内水环境功能区全面达标。“民以食为天,水以安为先”,近两年来,马鞍山市不断改善饮用水水源环境质量,从多个维度建立了全程监管体系,并重点在长效管理上做文章。一方面,对渔民给予一次性补助安置,彻底解决采石水厂取水口渔船非法停靠问题,取缔慈湖水厂上游一级保护区内运砂码头,彻底清理了联农水系周边的13家钢渣采选企业。另一方面,投入500多万元专项资金采购饮用水水质监测设备和环境应急监测车辆,检测指标由60多项上升至100多项。在三个饮用水源地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完善了污染源来源预警体系。与此同时,编制实施雨山湖、采石河、慈湖河等水系综合整治方案,共投入10多亿元,完成了20条水系的专项整治;实施污水集中处理、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等“八大工程”,慈湖河水质显著改善。2016年、2017年马鞍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水质达标100%。

废弃物处置符合要求。开展全市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190家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暂存点签订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协议,近两年,集中处置医疗废物共计1481.11吨。2016、2017年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制定《马鞍山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方案》,将辖区内化工、涉重、产生危险废物量较大的企业和存在问题的企业列入重点名单,实行动态管理。

聚焦健康管理着力打造卫生城市升级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拥抱“国家卫生城市”的马鞍山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2016年,马鞍山市吹响了建设健康城市、打造国家卫生城市升级版“集结号”,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普及健康教育,强化传染病和病媒生物防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力打造健康马鞍山。

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城市化的步伐不可阻挡,但城市化建设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近年来,马鞍山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突出重点人群,完善市、区、街道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市民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在马鞍山日报开辟《健康教育专栏》,马鞍山电台开设《晨间旋律》,市电视台联办《健康生活》,各级网站每年发布健康知识稿件2000多篇……各大主流媒体成为全方位普及健康知识的主阵地,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氛围。

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近3年全市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也没有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防治上,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每年在中学生实践基地对参训学生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在市委党校每期青干班、处干班开设艾滋病防治专题课程;制定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落实对肺结核患者的免费诊疗与管理政策,加强患者的治疗管理,探索推广适宜的治疗管理技术和方法;开展查灭螺工作,全市未查获感染性钉螺,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疫情,未发生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畜,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在慢性病管理上,积极开展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花山和雨山区分获国家和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称号。建成健康主题公园2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单位74家。在规划免疫管理上,印发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为居住期限在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达95%以上,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8%以上。

在无偿献血工作上,全面推行无偿献血,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在医疗健康服务上,市政府制定了公立医院管理、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等一揽子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形成马鞍山特色的“331”城市医联体模式;建成5个县域医共体,覆盖三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全市家庭医生服务签约86.2万人,贫困人口签约率100%。实施健康脱贫工程,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平均实际补偿比达到89.59%,比普通人群平均实际补偿比高出26.59%。

病媒生物防制科学规范。马鞍山市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不断巩固灭鼠、灭蝇、灭蟑先进城区成果,有效控制四害密度。在每年的爱国卫生月和各类创建活动中,明确1-2个主题,集中整治一批卫生重难点项目和卫生死角,有效减少了“四害”孳生环境。在全市设立了57个密度监测点,定时、定人开展监测,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强化监测结果运用,科学指导基层单位开展除害工作。每年全市都在春季和秋季统一组织开展两次集中消杀活动,药械覆盖率达95%以上。根据监测,城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均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B级要求。

健康城市试点建设成效初显。2016年11月,马鞍山市跻身全国首批38个健康城市试点市。一年多来,马鞍山市为高位推动试点工作,出台了《健康马鞍山建设行动方案(2016-2020年)》,逐年分解年度80项重点指标任务,围绕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健康文化五大领域,全力打造健康马鞍山。注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出台了100多项政策文件。制定了健康细胞工程考核评估细则,仅2017年,马鞍山市新命名和重新确认命名的省、市卫生健康“细胞”达400个。通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暨“蓝天行动”计划,开展“四整治四提升”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市卫生健康环境进一步改善。健康马鞍山建设部分指标走在前列,全市人均期望寿命79.9岁,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均高于全国人均水平。基本建成了城区15分钟、农村30分钟就医圈和城区10分钟健身圈。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有力提升了卫生城市建设水平,增强了全市人民健康获得感。

新闻推荐

一季度市建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新增1.11亿元

本报讯(记者胡晓华通讯员宛云翠)记者昨日从建行马鞍山分行了解到,近年来,建行积极发挥“互联网+”作用,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创新推出了“小微快贷”等多种信用类贷款,为马鞍山市小微企业带来了便捷、...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