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照顾病父,老大专门上夜班;每周透析3次,老二跨越半个城市来陪同……父亲久病18载 “孝顺兄弟”悉心照顾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家住马鞍山市花山区塘西街道塘岔社区的胡宁、胡锋两兄弟,悉心照顾身患尿毒症的父亲18年,多次将老父亲从鬼门关拽回来,用实际行动证明“久病床前有孝子”。
与尿毒症及其他慢性病抗争18年,73岁的胡世俊依然热情开朗,他坦言:“比我病得轻的,比我早病、迟病的都走了,就我还活得好好的,多亏我有两个好儿子!”
自制改装电动三轮兄弟合力送父就医
1月16日,又是一个周二,是胡世俊去医院透析的日子。虽然寒潮已过,可在“三九”的阴雨天里,清晨5时许,还是寒风飕飕。在塘岔楼23栋507室,47岁的胡宁在起床洗漱完毕后,随即来到24栋108室帮卧床的父亲胡世俊穿戴完毕、洗漱干净,爷俩准备出门前往医院。
城市的另一头,42岁的胡锋也已从雨顺家园出发。他骑着自己送快递的电动车,用40分钟跨越半个城市赶到父亲家中,他要和哥哥胡宁一起,将已不能行走的父亲合力抱上轮椅,并将人和轮椅抬上电动三轮车,兄弟俩一起送父亲去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做透析。
记者了解到,除了生病的头三年是在家吃药治疗外,此后的每周三次、每次半天,胡世俊就必须要到医院透析,于是,兄弟俩合力坚持了15个年头。
“和我一起做透析的病友,好多人都走了,就我还活得好好的,孩子们的确很用心。”虽已卧床,可一提到两个儿子,胡世俊就笑容满面。胡世俊告诉记者,儿子们不仅孝顺,还非常细心,为了让自己去医院透析的路上走得方便点,他们掏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还特意加了个棚子改装了一下,生怕父亲被风吹了,被雨淋了。为更好地照顾父母放弃白班同住前后楼
“做透析,每次必须陪同,因为到了中午,父亲需要吃点东西。”作为长子,胡宁主动担起全程陪护的责任。原来,为更好地照顾父亲,在马钢港务原料厂上班的胡宁经领导同意后,放弃全天白班,主动要求多上晚班。轮到白班时,胡宁的同事也很帮忙,经常在工作上帮他分担,领导更是照顾,不但上门看望他父亲,还帮他挤出更多的时间照顾父亲。
为了照顾父母,胡宁放弃到新小区买房的计划,特意在父母的老房子的前一栋楼上买了一套房子,这样和父母住在前后楼,每日见面,分房不分家,一日三餐还能在一起吃饭。“人老了就是爱热闹,不孤单就行了。”胡世俊明白大儿子的精心安排,和老伴程秀云也都很受用。
三代八口之家传“和睦”家风
在邻居眼里,胡世俊和程秀云有好福气。可程秀云最得意的不单是有两个孝顺的好儿子,而是“两个像女儿一样的好儿媳”。程秀云告诉记者,没搬出去前,一家三代八口人一个锅里吃饭,从来不挑剔,大儿媳郝祥云和小儿媳冯云芳感情也好。就是现在得空了,一大家子人也经常聚在一起。
孝心也能“传帮带”。胡世俊的孙女们虽然学业忙,可每周都会给爷爷奶奶打几次电话过来嘘寒问暖的,一放假就过来看爷爷奶奶。
在塘岔社区书记胡宏英眼里,和家里有久病之人不同,胡世俊的家里一直很热闹,不大的院子里成了邻居们的“小会堂”,冬天,邻居们爱来院子里晒太阳、拉家常;夏天,喜欢聚在院子里乘凉、聊天。遇上事儿了,邻居们也都爱找胡世俊的两个儿子帮忙,帮空巢老人搬东西,帮生病老人买药送米。“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比啥都强,孙女总结这叫做和睦。”程秀云这样说。
本报记者刘小庆通讯员吴祥娟解克竟
△
文明诗城精彩故事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廖岚钧通讯员吴谷鸣报道1月17日,马鞍山市慈善总会举行捐赠仪式,安徽华瑞娱乐管理公司向该总会捐赠价值3万元的“欢唱试听卡”,专项用于关爱该市长期以来支持、参与慈善事业的爱心企业、...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