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协委员李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目前马鞍山市雨山区发展现状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更显必要。
一、雨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分析
从基础看,乡村不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集地,还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价值和功能。近年来,雨山区统筹城乡发展,乡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公共服务得到显著加强,农民增收全方位拓展,农村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具备了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
从规律看,大体到城市化50%左右的时候,乡村一般都经历由衰落到复兴的过程。英国、德国、日本等都成功地走出了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国内先行的成都、杭州等地近年来也都纷纷开始了乡村保护、乡村更新和乡村营造。目前,雨山区城镇化水平已达66.5%,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价值看,雨山区以工业作为经济支撑,全区人口共33万人,其中,约80%的人口聚居在约20%的城域范围内,而向山、佳山、采石等地资源禀赋优越,离城区仅10分钟车程,是市民田园牧歌理想的最佳选择。
从趋势看,目前,雨山区的土地规模化接近50%,土地的高度集中化,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民宿经济打造提供了空间,为创业、养老、度假,创造了条件。
雨山区完全有条件和基础向浙江安吉、德清和浦江学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乡村,实现“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
二、雨山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构想
建议总体布局为“特色小城镇—田园综合体”的“点状式”城乡体系,即,重点建设以人文和自然风景为特色的采石、佳山、向山3个特色小城镇,依托3个乡镇周边的家庭农场、经营大户,重点扶持创建一批以农民为主体,融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田园社区有机结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综合体。
建议具体路径为通过规划、布局和统筹建设,形成“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发展、生态化融合”的模式。具体来说,“小规模聚居”,就是本着尊重农民意愿、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合理控制新村建设规模。 “组团式布局”,就是利用农田及自然资源,合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形成自然有机的组团布局形态。 “微田园风光”,即规划出前庭后院,让农民在房前屋后因地因时种植,形成“小菜园”“小果园”,保持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和农村风貌。 “生态化建设”,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体现乡土味道和农村特点,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雨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坚持规划引领,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目前,雨山区已经涌现出了向山镇红光胜村、佳山乡刘村等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好乡村。建议对全区域乡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引导城乡有机融合、共享发展。
坚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从“产业美”到“发展美”。雨山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优越,区内精细蔬菜、精品果木等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下一步重点要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提高经营主体品牌运营意识,适当时候整合出台区域特色品牌。同时,要深化改革,完善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稳妥开展“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
坚持生态修复保护,实现从“环境美”到“生态美”。 近年来,全区坚持不懈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向山镇继续创建国家级生态镇,佳山乡获得省级生态乡命名,全市率先完成畜禽禁养区养殖场 (户)关闭搬迁,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建议在巩固前期环保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实施山水林田湖系统性治理,创建一批绿色长廊和绿色村庄,同时,改造提升传统民居、老旧院落、优化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设施配套水平,努力实现农村景观化景区化,把农村建设成为最大、最美的公园。
坚持农村人才培育,实现从“一时美”到“持久美”。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方面,要分层次、分类别地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农村劳动力能力需求和农业职业经理人产业技能开展培训,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与市农民学院、安农大及相关企业共建农业技术试验推广基地,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引进相关人才,并视情况给予人才引进奖励。
坚持精神文化建设,实现从“外在美”到“内在美”。目前,雨山区积极推广“互联网+文化”服务模式,开展了百场文艺下基层、送戏进万村等预约式配送服务,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联动配送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议继续扩大公共文化有效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台,常态化开展文艺表演、家风传承、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活动。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城乡文艺结对机制,扶持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人才队伍。
坚持乡村治理创新,实现从“形态美”到“制度美”。雨山区作为马鞍山市的 “首善之区”,很多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已建成22个村民“大管家”服务中心、农村网格服务点79个,网格党建“微管家”329个,有效地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建议,在强化“大管家”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农村组织服务能力,重点培育引导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以促进更多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
新闻推荐
唐翠英(左)戴上暖手焐、围巾、帽子,开心地笑了。这两天,寒潮来袭,诗城气温骤降,空巢独居老人过得怎样?昨日下午,花山区沙塘路街道沙塘社区开展了“寒冬送暖”活动,对辖区内的孤寡独居老人等10多户家庭进行...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